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掠影
  

喜欢打扮不再是女孩的专利 大学校园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他们虽然是男生,却讲品牌爱打扮

  大学校园里花一样的男子

  打开阿树随身携带的书包,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除了上课要用的书以外,小镜子、梳子、吸油纸、面巾、润唇膏……应有尽有。不要误会,阿树不是妙龄少女,而是在南方一所高校读大二的一个不折不扣的男子汉。

  米色衬衣,袖子重叠卷起,露出里面的深棕色长袖T恤,一条玉石项链在领口若隐若现,一头精心打理的毛碎,有点凌乱,又不失条理。walt是这个学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大三男孩儿为自己起的英文名,自称走在校园的甬路上,常常会听到身后有女生“好帅啊”的窃窃私语。

  如今,喜欢打扮、追求时尚再也不是女孩子的专利了,在大学校园里像阿树和walt这样,比女生还要懂得衣着打扮之道,比女生还关注时尚动向的男生越来越多。套用一个时尚一点的词语,他们被称为“粉雄”。

  “粉雄”一词来源于美国一档收视绝佳的电视节目《粉雄救兵》,5个各有所长的漂亮男人,在电视里不厌其烦地教同性们如何穿衣打扮、提高品位,如何培养言谈举止优雅得体,甚至如何布置家居和做饭烧菜,轻轻松松彻底颠覆了传统男人的定义。

  说到脸部的保养,21岁的阿树一点都不含糊。每天晚上,阿树都会花30多分钟的时间洗脸,抹上收缩毛孔的洗面奶,铺上去黑头的鼻贴,然后是爽肤水、润肤霜。“夏天的时候还要多一项,就是涂晒后修复。”日常还会用吸油纸、喷雾之类的用品。“刚开始同宿舍的人还会笑话我,说我比女人还麻烦,不过现在,他们也用洗面奶的用洗面奶,做面膜的做面膜,都被我同化了。”

  干净的男生我喜欢 但娘娘腔就不好了

  “阳刚威猛的肌肉男早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谁还会喜欢满身臭汗,自诩为‘男人味儿’的男生呢?”就读吉林某大学的大三女生小微说,“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对于女生来说,讲究时尚的男生会是一个很好的知己,逛街的时候我经常会叫上他,他能告诉我这双鞋与那件衣服更搭调。”

  “我的身边这种人挺多的,人也不错。他们的女性缘很好,我很羡慕。但是,我觉得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来的,如果让我像他们一样陪女生逛街、聊天,我想我会疯掉。”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四卢同学觉得男人外表看着还是粗线条的比较好,“一个男的如果油头粉面水水嫩嫩的,想想就觉得恐惧。”

  “干净的男生我喜欢,但娘娘腔就不好了。”小霞说尽管“粉雄”们心思很细腻,但自己受不了女里女气的男生,有一次,她和一个男生去逛超市,经过摆放唇膏的柜台,那个男生指着一种品牌的唇膏,一本正经地说:“我妈告诉我,这种唇膏会比较好哎。”旁边的售货员向他们投去特奇怪的眼神,小微立刻拉着这位男同学逃也似地离开了。

  “总觉得讲究化妆、时尚是有钱人的事。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还怎么‘粉雄’啊!”

  时尚是一种生活态度

  “时尚、精致是一种生活态度,与金钱无关。”河北某高校的阿满说,“讲究时尚我觉得不是坏事。当然要有前提,我们现在还是学生,学习是最重要的。而且花的是父母的钱,不适合也没必要铺张浪费。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善自己的精神面貌,是很有必要的。很多人买不起 LV 、PRADA、GUCCI (国际名牌),但这并不妨碍人们追求时尚。时尚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你穿得大方得体,注重健康,乐观开朗,待人有礼本身就是一种时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能留意流行趋势,并对自己装扮一番,无疑是锦上添花。注重时尚让人更有自信,也比较容易讨人喜欢。”

  “我承认有了钱可以买很贵的衣服,可是花很少的钱,照样可以穿得很讲究。”在湖南某大学读书的小何今年春天买了3件衣服,一件粉色和白色相间的竖条纹长袖衬衫,一件蓝白相间的外套,还有一件深蓝色和蓝色拼接的外衣。“虽然只有3件,可不同的搭配就可以穿出不同的风格。”

  谈话间,天津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阿木提到了著名化妆师吉米,“好多人理解不了他,觉得一个男人怎么可以那么阴柔,但是我能理解。吉米从事的是化妆,就是要心思细腻,对美有独特的感悟力才行。如果有一天,为了事业,没准儿我也会像吉米那样的。”

  小何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说起话来却有一股港台味儿。“刚开始是看电视模仿的,后来就改不掉了。”刚读大学时,就是凭着这个独特的腔调,小何一举击败众多竞争者,成为了学校广播站的成员。每天下午5点30分,小何的声音就会准时在整个校园中响起。

  3年前,小张在大学校园里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粉雄”。如今,已做了上海一家时尚杂志的编辑。“我很喜欢和女生一起讨论减肥、美容什么的。”小张大学时学的是英语专业,那时候最大的理想是出国,可是毕业当年的TOEFL没有考好,“英语是我的专业,却没能给我提供一个很好的将来,但恰恰是我的业余爱好,反而让我今天可以养家糊口。” (李高歌)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8-04-14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