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使校舍倒塌、师生伤亡。事后反思,有人提议,为了避免如此惨重的事情再发生,地震知识应该进入课堂。究竟地震知识该不该正式登堂入室成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呢?
●大地震后地震知识进课堂成为热门建议
2008年5月12日下午发生在四川汶川地区的大地震,造成的灾难至今还没有消除。在这场灾难中,校舍坍塌、师生伤亡最为惨重。每当想起那垂在残垣断壁中带着血斑握着笔的手,总能让我们这些远离地震灾区的人们感到心痛。
震后,目前在教育界最热门的建议之一就是地震知识应该进入课堂。记者登录google网站,输入“建议地震进课堂”,0.24秒搜出37万多条符合查询结果;在登录百度网站,输入“地震是否进课堂”,在0.039秒内有13.3万多篇相关文章。
建议者们指出:“在天灾面前,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己,要让孩子们知道自救,如何自救。比如把这次地震的录像,制成教材让孩子们知道地震的危害及其严重性,怎么逃生。所以建议:让抗震救灾抗洪救灾进课堂,至少要和体育课同样重要。”
●“某某进课堂”成为教育流行语
近年来,“进课堂”成为流行语,社会上热什么就有专家建议“什么”最好进课堂。于是出现了京剧、国学、性教育、廉洁教育、保险教育、民谣、环保、股票、基金等都排着队等着进入中小学课堂现象。中小学课堂俨然成了一个宝囊,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塞。
好事的人们还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粗略分类,可将进课堂的内容大致归结为七大类:传统文化类,例如京剧、越剧、《四书》等;民俗文化类,例如蓝印花布、延安腰鼓秧歌等;流行文化类,例如BBS、漫画、街舞等;健康教育类,例如青春期性教育、爱眼护眼等;心理干预类,例如情感教育等;实用技能类,例如消防知识等;时事教育类,例如模拟法庭、税法宣传等。此外,还有保险教育、少林操、智能性理论等令人眼花缭乱,难以归类。“什么”进课堂多到什么程度?北京市政协委员、原北京一中校长王晋堂给记者做了详细的解读。目前小学每周安排有20个课时、中学每周课时安排为25到30个,这些课时除了必须有的语文、数学、外语、体育、班会等课程,再加上美术、音乐等课,学生根本就没有多少富裕时间容纳“什么”内容进课堂,“什么”内容进课堂只能等待,一个学期能有一个课时就不错了。
●中小学课堂到底谁来作主?
缺什么就补什么。这似乎成了“什么”进课堂的正当理由。但这“什么”进课堂了,就真正能起到挽救的作用吗?通过“什么”进课堂挽救或者普及“什么”的作用受到了各方质疑。
据说,地震知识之前进课堂最热的主角是京剧。打着素质教育旗号争先恐后挤进课堂的“什么”们,能否熬成一锅适合学生的“十全大补汤”?这锅“补汤”又是否适应每所学校或每个学生的体质?最有发言权的理应是学校和学生,可是在这场进课堂的混战中,最没发言权的也是学校和学生。
学生们告诉记者,在“什么”进课堂之前,有谁听过我们的想法?既然没有听过我们的想法,又怎么知道我们就要学这个“什么”呢?实际上,您到学校来看看,“什么”进课堂了,但是有多少人认真听。而我们想要听的,你们大人又觉得“什么什么的”。
对于各种各样的内容“排队”进课堂,西城区、海淀区多所知名中小学校长并不看好,“传统文化、生活技能、健康教育等等都很重要,但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都排进课堂。中国孩子要学习的东西已经太多了。这个也要进必修课,那个也要进必修课,教学秩序就会被搞乱,也苦了孩子。”
河北省滦南扒齿港高中姜伯静毫不客气地指出,替社会吃药越来越让学校教育不堪重负。许多与学校教育隔了很远的问题也被生拉硬拽到学校身边,导致学校教育不但要吃自己的药,还要替社会吃药。
●谁把“什么”进课堂搅成浑水?
现在课程越来越多,一个口号就有可能增加一门课程。大多数校长认为,利益驱动是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更让校长们愤愤的是,一些部门随意对学校指手画脚,却并不承担指手画脚带来的后果。
采访中,校长们表示他们反对的不是某某进课堂,而是反对不征求广大师生意见就采取行政命令手段一体化,这是置学校课程自主权于不顾的做法。北京市政协委员、原北京一中校长王晋堂指出,中小学试行的是基础教育,我们一定要吝啬地进行筛选。
不少校长认为,“学生的预防地震逃生技能应该培养,但是都一定要进课堂值得商榷。”还有的校长态度坚决,孩子们地震逃生技能应该由专业部门来进行,不要把什么都推到学校课堂来完成。(邓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