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被学生举报“学术造假”。此前诸多发生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内的学术争议事件,也不断敲击公众神经。
究竟谁该做裁判?学术规范的净土又该如何维护?“两会”会场里,代表委员有话说。
讨论问题要心平气和
“学术造假”事件虽无清晰结论,但媒体与互联网上的连篇累牍,已让这场本在实验室内的师徒龃龉演变为公共事件。
热闹之余,不免令人反思,究竟谁该做裁判?市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对记者明确表示:发生于学术领域的事情,应该由学术来冷静解释,学术不需要“热闹”。“科学的问题,就该用科学的方式去解释,而不是一哄而上的‘乱解释’。”
在杨玉良看来,包括学术规范在内的学术领域话题,均应当遵守学术的逻辑、历史的逻辑。但大众舆论一哄而上式的关注,恰恰会造成另一种“失范”。“你不得不承认有很多领域是需要专门的人来讨论的。”他说,“有看法,由权威机构进行调查,权威机构发布。学术争议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心平气和地去讨论问题。闹哄哄的讨论不会有结果。”
对舆论的一哄而上,市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左建平也表示担忧。而在市人大代表、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金可可看来,学术问题同样属于公共事务范畴,公众当然可以讨论,媒体也应当关注,“但是学术本身又有独立性,怎么判定学术规范,应当遵循学术本身的规则。”
然而,针对层出不穷的学术争议,有没有公允的判断者,恰恰是不少高校面临的困境。
并不容易的“独立”
高校通常设有学术委员会,但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周兴直言,学术委员会如今“地位尴尬”。“就好像一个医院出了医疗事故,请本单位的机构来鉴定,出具的结论怎能服众?”孙周兴说,“学术的争端应该由学术组织来判别,应该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出面成立一个独立的学术评议组织,由各方面专家共同参与,独立评议。”
何以判别学术失范?在左建平看来,基础研究和自然科学的标尺比较明晰,“譬如我的学生研究抗病毒药物,他要在师兄师姐的研究基础上继续前进,写过的东西就不能据为己有,必须要有新发现”。人文学科相对复杂,但学术界亦应有共识。“有的文章整段引用别人的东西,形式上很规范,有注释,甚至在后记也表示感谢,但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剽窃,因为他实际上将别人的文字变成了自己的智力成果。”孙周兴说。
不过,对今天的学术界而言,“独立”有时并不容易。
金可可并不否认,当前学术界的状况令人担忧,而公众对学术失范事件的一再关注,亦不乏道理。“学术界确实出现了不少失范行为,甚至不端行为,确实有一部分学者丧失了知识分子的立场,甚至出现腐败。”他说,“我们需要深挖根源。”
根源何在?在金可可看来,恰恰是自主权的缺失,造成学术的异化。对不少学者而言,职称、指标、评奖主导了他们的学术之路,甚至成为评价学术成果的唯一标准。“而这些指标的设计往往是不合理的。有时候一笔经费拨下去,还有这样那样的名目限制和要求,中间不乏与学术规律相违背的要求,学者要保住经费,岂不被逼着要去造假?”左建平也同意,学术界可被认定的不端行为,其动因常常就是“晋升等外在压力”。
改变学术管理体制
“我们学界的现状令人不能乐观,最大的问题是急功近利,种种学术腐败和失范的行为根源于此。要在整体上实现中国学术规范化,关键是改变行政化的学术管理体制,使学术与行政权力脱钩。”著名学者周国平曾就学界问题作此表述。
如今,很多学者还在追逐一些指标或荣誉,在金可可看来,这是“把学术当作谋生的工具”,不可避免地丧失独立判断和独立思考。而这样,不可能做出真正的学术。
在其看来,解决学术界的问题,需要一个“学术共同体”,背后正是先贤常说的 “学术独立”。“这个共同体是严格遵循学术本身的规律、高度透明的,有这个共同体,学术问题的是是非非便自然会有公论。”金可可指出,当一个行业有足够的自主权时,随着市场和行业规律的调节,自然会形成一种自律;学术共同体形成之后,会发挥自我净化功能,减少学术失范行为的发生。
“大学本应有学术独立的氛围,但学者们总是要受到外界种种影响,呈现出的就是学术不正。”孙周兴委员建议,学术应当与“行政”和商业尽可能脱离。“对学术的干预应当少一些,只有学术的独立,才能有好的学风。”(新闻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