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代课女教师坚守山村23年 适龄儿童无人失学(图)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徐云玲在和学生一起活动

  一次偶然代课,她在大山深处巴掌大的学校一“代”就是23年。因为她的坚守,山村没有一个孩子失学。茅草教室不能遮风避雨,她和丈夫上山采石,用架子车一车车拉回;拿出全部代课工资买来水泥、木料,耗时3个月,硬是盖起了3间石头教室。她就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马谷田镇孙庄小学马庄教学点代课女教师徐云玲。

  6位教师离开 她却坚守23年

  1983年,为了让偏远山区的孩子都能就近入学,马谷田镇在境内设立了8个教学点。为保证教学质量,镇里还委派公办教师到教学点任教。孙庄小学马庄教学点,就是其中之一。此后3年,先后有6位教师到此任教。但这里的清苦、孤独,让每个教师坚持不到一个学期就申请调离了。

  1986年春节过后,该开学了,可马庄教学点的门却锁着。眼看着10多名山里娃要失学,家长们急了,当过两年扫盲教师、十分喜爱教学工作的徐云玲主动向村支部“请缨”:“只要乡亲们信得过俺,俺愿意教娃们念书。”就这样,徐云玲以代课教师的身份走上了讲台。“我当时只是想着代一段时间的课,没想到这一‘代’就是23年。”徐云玲说。

  花掉7年工资 垒起石头教室

  马庄教学点的3间石头瓦房,有两扇木窗户,没有玻璃。教室内,两面山墙上设有两块黑板,从学前班到三年级共19个学生,三年级学生面朝西,一、二年级学生面朝东。徐云玲先给三年级上课,讲够一节就停下来布置作业,然后再教二年级,接着教一年级,最后教学前班。

  最初,马庄教学点的教室是两间闲置的土坯草房。由于年久失修,既不能遮风又无法避雨。“1993年,眼看草房要倒,我再也不敢让孩子们进去上课了,就把他们领进自己家的土坯房里上课。然后,我和丈夫孙荣合商量,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买水泥、木料盖教室。买不起砖,就到山里背石头,垒石头墙。”徐云玲说。

  加上卖花生等凑够3000元钱,她要为孩子们建新教室了。“当时3000元是盖不了3间教室的,我用这些钱买来水泥、木料等,然后和丈夫一起上山采石头,再把石头背到架子车上,一车一车拉回来,垒成石头墙。就这样,累死累活干了3 个月,3间石头房子终于盖起来了,孩子们上课不用再担心刮风下雨了。”

  听一句“老师好” 放弃北漂梦

  当初她的月工资只有32元,1994年涨到47元,到2004年增加到100元。因为一年有两个月的假期,她只能领10个月的工资,而教学点的办公用品费用,也基本上都是从她的工资里支出。

  一位在北京打工的朋友,介绍徐云玲到北京一家幼儿园工作,月薪1000元,这相当于她在马庄教学点一年的收入。“我当时真心动了。”徐云玲说,在她准备走的第二天早晨,12个学生娃儿准时来上学了。“石头教室的门锁着,我看到了孩子们在教室前等着。他们似乎也感到了什么,怯怯地望着我,并轻声地冲我说‘老师好’。那一声声‘老师好’把我的心都喊碎了。我扔下行李,打开教室门,把他们带进去,又像往日一样拿起了教鞭。”

  顿时,寂静的山间,孩子们洪亮的读书声再次响起。“家里的难事总会过去。我不在,孩子们就没学上了,我舍不下他们,只要我在一天,就不会让他们没有学上。”徐云玲流着泪说。

  23年来,作为马庄教学点唯一的老师,徐云玲送走了一茬又一茬的学生。她的学生有的升入初中、高中,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还读了博士。23年来,因为徐云玲的坚守,当地适龄儿童没有一个失学。(王耀成 据《东方今报》报道)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9-09-03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