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文教新闻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浙江工商职院大学生暑期助力乡村振兴

 

顶着烈日开展调研,对着镜头直播带货,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绝活……今年暑假,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多支学生队伍奔赴浙江省各地,扎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用自己的专长助力乡村振兴。

“想不到古村里还有一个‘航空基地’,还种有从太空带回的果蔬!”浙江工商职院“逐梦”小分队的队员们说。在他们的身后,一座长36米、宽24米、高18米的航天空间站和一座20米高的航天器模型矗立于田间空地上,而在一旁45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内,有150株从太空带回的香蕉树正长得郁郁葱葱。

这个暑假,“逐梦”小分队来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城西的古林镇茂新村,开展了乡村振兴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探寻乡村之变、倾听村民心声,足迹遍布村庄的各个角落,累计发放问卷2000余份,回收1800余份,提出助力茂新村乡村振兴建设的意见建议20余条,有2条被采纳。

“茂新村曾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正是因地制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使这里成了古风和新韵并存、故事和风景俱佳的‘网红村’。”“蔺草和水稻轮作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太空农业体验中心把科普、旅游和农业完美融合!”……

队员们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在这里上了一堂带着“泥土味”的思政课,读懂了“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理念的深刻内涵,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团队还与茂新村达成深入合作交流的初步意向。同学们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开展农村墙体彩绘、文创产品设计、理论知识宣讲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打造“未来乡村建设”的浙江样板。

在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文化馆的排练厅里,传来阵阵鼓点和欢声笑语。“寻梦船鼓”小分队的同学们正跟着澥浦船鼓戏的传承人郑梦娟学习船鼓戏表演。

几个男生把重约三十斤的道具系在脖颈上,双手握住两侧船沿,伴着口令前后走动,船身摇摆出弧度,船下的蓝色绸缎恰似波浪翻滚,一旁的女生则手持双鱼上下舞动,呈现出一派渔家庆丰收的欢乐景象。

而在象山县石浦镇东门岛,碧海蓝天下、渔港码头前,“活火”小分队的成员被唐宋时期流传至今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山渔民号子的魅力所感染。他们迎着海风、伴着潮声,跟着非遗传承人、东门渔村村委会党支部副书记郑满江,学习悠扬铿锵的渔民号子。

“这次暑假社会实践,我们调研学习了澥浦船鼓戏的历史沿革、风格特色和传承现状,深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除了依赖其背后的能工巧匠们肩负使命一路前行,更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在数字化应用和推广等方面有所作为。”“寻梦船鼓”小分队队员应佳希说。

“活火”小分队则在多个网络平台推出了“传承非遗”视频专栏,积极宣传普及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形成渔民号子“口袋书”,后续还将以舞台再现、出版读物、开发衍生产品等方式传播、弘扬海洋非遗。“希望能拉近大众与‘非遗’的距离,让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能如咱们小分队的名字那样,‘活下去’‘火起来’!”队长魏婧婷说。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工商职院还有一支“非遗青年”小分队,该团队在假期里前往6个非遗传承基地,摄制宁波本地非遗视频18个,其中双语视频11个,视频总计时长140余分钟,后续将分发给基地供接待外宾时使用,为宁波本地非遗“走出去”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陈显婷 姚敏明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全国学习平台展播/浙江学习平台/宁波学习平台/县级融媒【城乡教育】/2022-07-19(转载时图片有删减)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2-07-25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