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3月3日电(记者龚读法 实习生金斌)由于中新社浙江分社记者的报道而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升温的“学费橘”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慢慢地冷却下来,浙江传媒学院大二学生巫小宾卖橘求学的事件已经告一段落,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内的各大高校也相继开始了新的学期。但是细心的学生却惊讶地发现,橘子这种水果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融入校园生活,而且它们也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爱心水果。
校园处处飘橘香
自从巫小宾一万斤橘子“光临”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之后,原本充满书卷气息的大学校园里又忽然飘起了橘子那股特有的香味,其中还夹杂着一丝柚子的清香。据了解,经过“学费橘”事件之后,便有许多家里橘子滞销的学生带着橘子来杭销售。当然,他们的目的仅仅只是纯粹地替家里卖橘子以减少损失罢了,但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同样得到了各大高校师生的无私帮助。
走进浙江工商大学钱江湾生活区,记者采访了几个宿舍的学生,宿舍的墙角边都可以看到装着橘子的纸箱。“大家都是学生,谁有困难自然要相互提携一把,再说买几个橘子也是举手之劳。”大三学生小潘告诉记者,只要家庭有困难的大学生在学校卖橘子,他们都会在熟识的同学之间相互转告,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人。“爱心水果”不仅流行于同学之间,许多大学的老师们也在争相做着同样的事情。在浙江工商大学的任何一个办公室门口,都可以闻到柚子那股淡淡的清香。该校办公室一位姓刘的老师说:“买几个柚子其实一点都不贵,但是对于一户农民来说,柚子销售的收入可能就是一年的收成,关系到他们这一年的生计问题,所以大家都应该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爱心水果”传递爱心
浙江工商大学的军训教官小严刚刚从宿舍出来,就被几个女同学硬塞了一袋橘子。“教官,一点心意,我们宿舍送给你的,一定要吃啊,这可是爱心橘。”一个女生笑眯眯地说道。小严提着橘子对记者说道:“从2月底军训开始,隔三差五地总是会有学生送水果,不是橘子就是胡柚,我们住一个宿舍的几个同伴都收到过,现在宿舍里还剩着许多没吃完。”他表示,学生们都打着爱心水果的口号送,他们这些教官也找不到一个好的理由推辞。
据了解,本学期开学以来,像这样送水果的情形,在下沙高教园区的各个大学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最早的时候是‘学费橘’,接下去又有了‘药费橘’,但是能被媒体关注的毕竟是个别,在下沙这里的大学生还有一些家里也都很困难,但是他们受到的关注度就小了很多。”浙江传媒学院一位辅导员对记者说道,“也有一部分学生带了橘子或者胡柚到学校,销路主要集中在学校师生,销量不大,但是爱心却一直传递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