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语文大幅加分,全民阅读如火如荼,人们对语文教育重视空前——然而,怎样学好语文,怎样在考试中获得一个好分数仍然困扰着众多家长,恨不能把各种得分技巧全数武装进孩子的头脑。
而执教班级中曾出现七个高考满分作文的语文老师连中国却认为,得分不是只有针对考试去学习这一条路——“就像我们往往坚定而狭隘地认为,只有适应现实才能生活得好,但其实还有另外一条路。”
■连中国(高级语文教师,曾任北京四中第一届道元实验班语文老师,现任职于北京市教科院从事语文教学的指导工作)
语文,是个活法儿
最近微信里流传一个帖子叫“那些年,我们也曾经渊博过”,说大家知识储备的巅峰时期就是高考的时候,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很多人看了都感慨岁月的流逝,我想,这件事还可以启发我们思考什么事忘记了没关系,什么事一辈子也不能忘?
而一辈子不能忘的事,就是我们生命的基础,也是基础教育应该关注的事。
我自己做老师的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从帮助学生得分,到去思考我这门学科在人的发展中,到底能有什么样的作用和价值?语文能对一个人正常地幸福地活着,起到什么作用?
我认为,真正重要的是对一个人“情致”的培养。情致,决定着一个人的基本品位和基本兴趣,也能帮孩子换得分数——如果孩子读一篇跟他情致相投的文章,他就会特别懂。
文章的“懂”,不是想出来的。文章看了不懂,说明读者跟作者不是生活在同一个轨道里,不在同一个轨道,怎么能懂呢?孩子不懂文章,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情致(基本的生命态度、认知状态)跟作者之间相去甚远;离得越远,不懂的就越多,每个字他都认识,放在一起就不懂了。
“情致”是靠很多力量潜移默化形成的,所谓的“自然而然”其实就是受到和谐影响的结果。可以说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一篇文章都是在促进孩子真实的成长。让孩子真实且持续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而不是去记一些概念。
例如,让孩子懂得了妈妈的爱不容易,远远比知道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要有价值得多。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很重要吗?孩子觉得这个句子“太棒了”就行了。我们活着不靠知道比喻句。
回顾我们的语文之路,一个事实是不言而喻:语文的核心基础不是不断的正音正字,不是语法修辞,也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更不是答题方法;而是语言样式,是思想情感,是生命态度,是活法儿!这才是语文真正之于“人”的基础。在语言细节中积累能力,在语言细节中获得体验,在语言里成长生命,是语文学习之于“人”的重大价值。
让孩子觉得教室里金光万道
阅读课就上好了
家长总是很关注让孩子读什么书,每次和家长对话,他们都会说:您有书目吗?给留个书目吧!
“书目”老师们给了很多,网上也有很多;但我觉得书目不重要,有基本文化程度的人,每个人都知道那么一两本名著,重要的是孩子真正的阅读兴趣。很多书都值得看,问题是学生不愿意看,他从小就没有发现读书的快乐。
作家的很多东西,孩子由于种种局限不能体会,那么他自己读,笑不出来的地方,你通过讲解和引导让他笑出来,就好了;同样,有时候让孩子读出深沉也是一种快乐。比如电影《狮子王》里小狮子辛巴犯了错,他爸爸去教育他,说:你看见星空了吗?那些星座是过去伟大的王在看着我们……我觉得他爸爸真是个教育家,这句话将孩子的生命勾连到了一个更开阔和高远的历史时空,让孩子的生命坐标建立在了一个更宽大更广远的坐标系里。
阅读也如此,我们跟一些人并不生活在同一时空,但你通过阅读能真切地感觉到他的生命,比你楼下的老大爷还熟悉。所以阅读的核心价值,是让孩子读出情趣,读出灵性。阅读课上得好不好,就看学生是不是越读越高兴,越读越有光芒,让孩子觉得因为读书教室里金光万道——那就读得不错了。
我们很少在重大问题上去引发学生思考
今年一月,海淀区高三的期末作文题考的是“任性”,说社会上流行一段话:有钱就任性,有貌就任性……你怎么看?
这个题目认真做起来,就是对学生很好的教育。题目的难点是你怎么理解“任性”——从备考的角度,它的意义在于体现出了高考很容易考的一个核心方式:把一个概念非常多元、内涵不稳定的词抛给学生。
因为线索太多,相当多的孩子说着说着就把自己说乱了,就像小猫玩毛线,玩着玩着把自己缠住了。所以我们备考的经验,就是谈论这类话题的时候,第一步先要明确你要说的这件事,它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即“任性”如何界定,你认为的“任性”是什么,你要强调“任性”的哪一方面?如果你认为的任性是小富即安,唯我独尊,任意妄为……那么任性就是贬义,你就朝着贬义的方向去说,一般的学生只能说到这个层面了。
而更深入探讨是这样的:任性能在当下流传,可能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国人真正“任性”过吗?在封建社会,都是“微臣”、“奴才”,怎么“任性”?当权力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时候,人可以“任性”吗?
从这个意义上,如果你要讲任性褒义的那一面,就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受束缚的中国人习惯于谨小慎微地生活,怎么敢“任性”呢?而我们的民族可能正需要这样的变化,中国人应该再少一点精神负担地活着,再自由一点地活着——只有非常优秀的学生才可能会做这种深入的思考。
反映到卷子上,就是大量的文章都是说任性不好,因为这比较简单。所以我们讲备考,尤其是高考的备考,背后有一个问题:你希望你的学生能思考到什么层面?希望他能够在哪个方向上去思考?
我们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到大,很少在重大的问题上去引发学生的思考。我们希望孩子的作文贴近生活,那“贴近生活”怎么理解?孩子说,我今天喝豆浆了很幸福即是贴近生活;如果他能和更广远的时空发生交织碰撞,就不贴近生活了吗?
有时候,我们的“贴近生活”把孩子简单化了。
你哭得泪流满面,他说你这是“情景交融”
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
问:为什么开学前下了一场雪?
答:1.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2.暗示了人物的悲惨命运。
3.揭露了凄惨的社会环境。
4.为去学校被老师批评埋下伏笔。
5.与美好的寒假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是对某些试题莫大的讽刺,很多答案都是模式化的,有时候答题连原文都不用看。可实际上,一篇文章应该问在惊心动魄之处,但有时出题老师也没有体会到作家内在的搏动。
人教版教材有一篇《小狗包弟》,是从巴金的《忏悔录》里选出来的。讲巴金家养了一只小狗叫包弟,小狗对他们全家都很好。“文革”开始后,巴金受了冲击,他特别害怕别人知道他养了一条狗——这是资产阶级的标志。他为了自己的安全,把小狗送到了医院,结果小狗被解剖了……后来,巴金非常痛悔。
这篇文章满含了作者对那个时代深刻的总结和反思,反映那个时代对人的摧残,在那样的岁月里,一个人连自己的小狗也无法保护——我相信这也是编书的人编选这篇文章的用意。
而我们很多老师在讲这篇文章时,讲的都是写作手法。这就好比你写了一篇哭诉的文章,别人拿到之后评价:这是为了铺垫,这是为了对比……你哭得泪流满面,他说你这是“情景交融”。
何况,忽视孩子真实内在的发展,只片面强调“方法”,对孩子的帮助不大。对于语文而言,真实发展了,方法自在其中。就像走路,大家先是会走,但是现在要总结方法:噢,只要一只脚在前,另一只脚就必须在后,两只脚一起动那叫蹦,很容易摔倒——核心方法就是这个,你没有意识到这个方法不是走得也很好吗?你没长出腿,告诉你这个方法也没用。
我们和鲁迅的区别,不是鲁迅知道文章的主旨要深刻,我们不知道;而是我们没有想法,深刻不了。
当孩子理解了写作的价值 方法会自己生长
一个人说话的核心,就是因为他“有想法”,而不是因为他有说话的技术。
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写作,是因为他要“借景抒情”,因为他不使用某个写作手法就憋得难受——“借景抒情”用完了,哎哟,我这方法终于使出去了,就舒服了;而一定是因为他有了想法,不吐不快,所以才要说话。
所以教写作的方法,远远不如教写作是什么重要。当孩子了解写作的意义和价值的时候,所有的方法都会自己生长出来。我们写任何文章之前,绝对不会先去列写作方法,列出五条方法来,用一个我勾一个,最后五个都用完了,文章完成了。
对孩子写作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唤醒,让孩子知道,文字是有生命力的。
我们为什么要写议论文?
因为这个世界需要我们的声音:有些事需要说清楚,有些人需要被保护,有些道理需要一辩……所以我们才需要议论文。如果是为了吵架,那不需要议论文,哪怕你就重复一句话,只要坚持到最后,你就赢了。
孩子只要感觉到写作这件事是有意义的,对自己对别人都有重要作用,方法会无师自通——他写不好就会想招,直到把自己的感受写尽了为止。
人为什么要写作?
对大多数人来说,写作不是培养作家的,是和买车一样,用来提高人生活品质的。有时候写作就是告诉我们,那一刻我们很快乐,让我们永远记住感动过我们的那些细节。
写作,是为了不让自己的生命陷入苍茫的黑暗中。
这些认识有了以后,孩子就会养成写作的习惯;有了这些积累作为高考的资料,试卷上呈现的内容状态就会和一般人有所差异。所以,通过推动人的发展,来获取高考的理想分数,不是一个表面上听起来很辉煌的说法,是一个很切实的得分规律。
人不行,分数就不行;人行了,什么事儿都行,分数也一定行。这是备考最现实主义的方法,不要以为它显示着理想主义梦幻般的灿烂,它更显示着现实主义真金白银般的光芒(笑)。
让孩子和我们一起觉醒,绝不是唱高调。我们往往坚定而狭隘地认为,只有适应现实才能生活得好;其实,还有另外一条路。(新闻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