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且慢为语文课改“纠偏”


    近年来,众多教育报刊刊发了大量文章,对语文课程改革提出非议。语文界也掀起了一股“纠偏”的浪潮,所纠之“偏”是:语文教学“过分突出人文性”,淡化了“工具性”。有人认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应该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而不是语言表达的“内容”,因此,不应抬高人文精神的地位。有人甚至主张语文教学要回归“工具性”。

    事实果真如“纠偏”者所说,语文教学“过分突出”了人文性吗?让我们看看“纠偏”者所列举的案例:如教学《项链》时,老师让学生讨论:假如玛蒂尔德没有丢失项链,她的人生又将如何?教学《孔雀东南飞》,就对刘兰芝不会处理婆媳关系展开分析……

    不可否认,上述课例所突出的“人文”确实有些离谱,但这绝不是语文课所要张扬的人文,也不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人文,而是执教者曲解“人文”且误读文本后所显示的“人文”(有人将其称为“泛语文”、“非语文”)。这样的“人文”根本不是“过分强调”的问题,而是应该去除的“冒牌货”。

    笔者以为,语文课改中出现的错误倾向,如把“人文性”混同于思想品德教育,或在语文课上漫无边际地“拓展”,甚至把语文课上成了别的课等等,都是对人文性的歪曲。必须指出的是,这绝非张扬人文性的结果,而是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人文,也不懂得怎样践行人文教育的结果。

    可以说,我们在一些语文课上看到的“人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文,而真正意义上的人文非但未能张扬,反倒因此而背上了“黑锅”。如果把上述错误倾向作为“过分突出人文性”的依据,那岂不是把“泛人文”、“非语文”与“人文”划上了等号吗?如果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就以偏概全地下结论,并主张“重新恢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定位”,这只能使语文教育重新回到课改前的那条科学化、技术化的老路。

    还应该看到,“纠偏”者所提到的“过分突出人文性”的倾向都是以公开课、示范课为依据,并非日常教学中的普遍现象。我们深入日常教学的实际,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课堂上充斥着为应试服务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教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应试而学,这种状况正随着中、高考竞争的加剧而呈愈演愈烈之势。因此,日常教学并不像某些公开课、示范课所表现的那样“重视”人文,恰恰相反,“工具性”主宰课堂、技术主义盛行仍是课改后的普遍现象。若要“纠偏”,应试语文才是最为严重、最需要纠正的错误倾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现时的语文教学却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既未能很好地体现工具性,亦未能真正重视人文性,更谈不上二者的统一。而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人文精神的缺失显得尤为严重。

    然而,语文的人文精神是不可缺失的。在基础教育中,语文教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育关乎人的灵魂,其本质是育人。毫无疑义的是,每一门学科都承担着育人的重任,但语文与“人的灵魂”的关系比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更为密切,它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其他任何学科也无法替代也不可企及的。作为一门最重要的人文学科,语文所具有的人文资源上的优势决定了:它必须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学既要重视与语言文字运用相关的“怎么说”,也要重视渗透着人文精神的“说什么”,并将二者融为一体。

    总之,当前语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绝非“过分突出人文性”,恰恰相反,人文教育并没有真正引起重视。学生语文水平之所以低下,主要是因为语文教学将言语表达的形式和内容割裂开来了,使形式和内容变成了两张皮。或则重形式轻内容,或则重内容轻形式。应试语文的盛行不仅使语言文字的运用变成了一种机械式的技术操作,更是将人文精神阉割殆尽。这样的教学,焉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如果看不到这些,就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并以“纠偏”为名开历史的倒车。(新闻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5-09-07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