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很多教育人的朋友圈被青岛中学动工的消息刷屏了。媒体透露,这所学校总投资达13.9亿元,学校性质为独立办学,实行K-12模式(即从学前一年一直到高中),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方优势,通过整合各方办学要素,实现校舍、装备、师资、体制机制、课程教学、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最优化。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这所中学是一所混合制学校,还引入了北京十一学校合作办学。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了近年来呼声很高的美国特许学校。美国特许学校出现于美国“择校运动”的背景之下,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学校形态。特许学校是针对公立学校政府管理单一和绩效不高等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提升学校办学效率的新模式。这类学校的教育经费由政府提供,允许社会团体和个人提出办学主张,经过法定部门认可,以契约的方式进行合作,学校实行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在办学期间,政府将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考核成绩确定续约或解除合约。
特许学校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呈现出它的独特魅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基本上建立了校长治校、社会参与、自由发展的理想教育体制。二是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学校和教师尽可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通过标准化测试、成熟的评估系统等一系列手段让家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满足民众对多元教育的需求。三是丰富了办学的类型。特许学校从实际出发,以灵活的机制实现学校多元文化,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总的来说,特许学校是一种政府出资购买社会服务的办学模式,是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机制,同时也实现了管办评分离。
我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走到今天,许多棘手的教育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比如多样化办学多停留在口头上,薄弱学校改造仍然是问题多多,而教育系统内部对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妙招,许多精心设计的教育创新改革实验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正是在这样的教育改革现实背景下,不断有人撰文介绍美国特许学校,期待引进特许学校的办学机制,激活公办教育内在的发展动力,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基础教育办学形式单一的问题。这也与政府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导向相一致。
青岛市率先开展的此次实验是令人欣喜的。地方政府试图通过引进新的办学主体激活原有的教育体制,实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办学理念。从严格意义上讲,青岛中学还不是特许学校的翻版,但它在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方面,都与美国特许学校一脉相承,可以说是特许学校的影子。同时,青岛中学引进的办学主体是一所公办名校——北京十一学校,因此,青岛中学不仅有特许学校的影子,也有我国特有的“名校异地办学”的影子。
在运作机制方面,无论是青岛中学,还是美国特许学校,都要求在财政、管理等方面保持充分独立,用“公益、非营利”的方式实现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尽管如此,两类学校的发展路径还会有所不同。美国特许学校必须依照“合同”承诺,尤其是要定期接受政府和公众的考核评价,不达标则意味着举办者要终止合约,学校关闭。青岛中学则在筹措教育经费、建设新型校舍、招收学生等方面占有优势,同时,也在影响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教育理念、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教师队伍等方面拥有更为灵活的机制。
从长远来看,政府包揽教育的格局,无论从经济角度、政治角度,还是社会角度考量,都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促进教育多元优质发展,释放教育的正能量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主流。新的中国式特许学校或独立学校,如果能够实现主要由政府提供基本生均公共教育经费,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本进入,举办者依法办学,定期接受政府评估监督,实行自主管理、自主发展、接受监督、服务社会,这也将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当然,从多年的办学实践来看,特许学校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无论是在课程创新与学生多元发展,还是在办学条件改善和资金政策支持上,都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独立学校创办者的足够重视。但是多样化办学探索的道路一定是没有错的,在任何国家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多样化办学就是要允许个性化探索,允许独树一帜,允许独立特行的办学实践。独立学校不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唯一路径,也不一定有广泛推广价值,但它对促进基础教育多样化办学一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