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上戴一副虚拟现实(VR)眼镜,你就可以变身宇航员,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漫步;生物课上带一副虚拟眼镜,你就可以亲身感受到细胞的裂变与组合;如果还觉得不够神秘不够过瘾,你还可以坐上潜水艇探访百慕大,探索大海洋……今天随着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在各领域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但网龙却直接玩起了“虚拟技术+教育”,华渔打造的终生学习教育生态系统,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让课堂上身临其境变成现实,边玩边学不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变得更加容易。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智慧学习研究院承办的“2016智慧学习与VR教育应用学术周”活动刚刚举行完毕,学术周活动包括成果发布会、产学研成果展览及产品体验系列活动。网龙网络公司董事长、北师大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刘德建作客现场,与大家一起分享虚拟现实到底是什么?它会带来什么样的技术与帮助,并将如何应用于各个领域?
虚拟现实给教育的下一个发展机会
早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虚拟现实就已经有了萌芽,而在1974年到1989年,虚拟现实技术开始从实验室走向系统化实现阶段。1990年之后,虚拟现实技术进入商业化,这个阶段也刚好是快速发展和完善阶段。一直到2016年虚拟现实火了,更是被大众称为“虚拟现实技术元年”。
就在前不久,全球电子风向标的各种电子大展上已释放出信号弹,展会上有40多家企业推出各类虚拟产品、软件和服务平台;就在今年2月,全球首个集硬件、内容、研发、制作、培训和体验中心为一体的“虚拟现实+”产业基地落户中国福建,此举更是拉开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国全面发展及应用的帷幕。
“从人机交互发展史来看,虚拟现实以沉浸式传感器为特征,有望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刘德建在分享会上表示,“虚拟技术只是个开始,整体科技正在不断进步。除了游戏领域以外,目前虚拟技术已经越来越多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现在简单从数字上看,虚拟和教育相关的资源已经达到比较高的量,最有广泛应用空间的应该是教育。”
此前有相关专家认为,现在我们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信息化是必然趋势,推动着传统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变革。现代化的高科技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为打造人生各个阶段的完整教育体系提供了更好的机遇,虚拟技术将是目前其中关键的高科技技术。
虚拟技术应用的核心在于内容和平台
随着三星等企业的众多虚拟现实新品密集发布,虚拟现实产业再度投射至聚光灯下,国内外几乎所有的科技巨头均已涉足虚拟现实。但每当一种依托于新平台、新技术的新产品问世时,必然会招来一大批模仿者。以智能手表为例,苹果智能手表推出后,市面上立即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智能表。但从中不难看出,各种设备问世后,硬件短期内的爆发并不能决定产品未来的走向,而真正需要的是构建一个产业生态圈。
在虚拟技术体验分享会上,有一位大二的学生提问:在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室成果中,硬件、软件及资源三个部分,究竟哪一个才具有最核心的价值?
刘德建认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是由硬件、技术、内容和平台组成,硬件、技术厂商在虚拟现实产品开发中都投入巨大努力,但内容提供商则相对冷静得多,而恰恰是内容和平台的搭建才是虚拟现实技术最核心的价值。刘德建说:“我们要做的是把平台搭起来,在平台初期大量生产高质量的内容。我们做了一个虚拟现实创客教室,只要经过简单的学习和培训,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使用简单易用的虚拟现实编辑器,发挥创意,编辑和设计自己的内容。这类工具会走免费思路,内容不仅自己做,也包括购买。网龙投入很多资金请专业的视频和游戏团队专门生产有引领性的教育内容,目的就是让更多人相信虚拟现实技术对教育有帮助,并且这样的技术运用就在我们每个人触手可及的地方。”
借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教育生态系统
目前,网龙已经开始布局各个领域,尝试VR技术的应用,诸如游戏、家居、娱乐、艺术……而刘德建似乎更是对教育情有独钟。在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学生已经不仅仅指那些穿着校服在校园里读书的孩子,还可能是企业的新员工、各类技能的学员……甚至我们每一个人每天其实都在进行着学习,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虚拟现实技术和教育的结合具有广阔的前景。
虚拟现实是一个体验型的产品。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虚拟现实和手机的结合,会让更多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也许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颠覆,但在这方面的改变会很实际。家境比较好的家庭配置这样的学习设备,如果孩子戴上眼镜后家长能知道孩子在看什么,作父母的会很高兴看到家里的小孩终于愿意坐下来学习,就现阶段在家教中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再看终身教育下公民所需要的基本的知识量和信息量,这是前所未有的改变。
网龙华渔教育在过去一年动作频频,在教育领域快速布局,先后收购拥有强大技术实力的智能语音技术公司驰声,以及全球互动教学技术市场的品牌普罗米休斯,真正实现了覆盖多个国家的全球业务布局。接下来,或将开发老师易用的虚拟现实内容编辑器,研发完整的虚拟课程资源,或者与产业伙伴合作开发符合学生需求的虚拟设备。(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