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中国孩子体验戏中人生


     闲暇看场戏,对许多中国人而言仍然是一件挺小众的事。演戏,就更是遥不可及了。但与成年人不同,无论看戏或者演戏,对青少年来说却正在变成“家常便饭”。从课本剧到原创剧,从中国剧到莎士比亚剧,从话剧到戏曲、音乐剧、舞蹈剧,从校园舞台到各大剧院,近几年随着戏剧进课堂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正得以体验戏剧所带来的魅力和改变。

  戏剧教育进课堂

  “这世道真是改了,连个小财主也敢跟我斗嘴皮子。”庞太监瞪大了双眼,提极了嗓子!“我要把本钱拢在一块堆儿,开工厂!开个顶大顶大的工厂,这才能救得了穷人,这才能救国!”秦仲义的爱国正气震遍全场……

  这是北京灯市口小学生戏剧社排演的话剧《茶馆》片段。舞台上,孩子们俨然化身成剧中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表演得一板一眼、字正腔圆。这样的戏剧表演,在国内许多中小学里已经越来越普遍,并且逐渐上升为重要的教学方式。

  如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小学,每个孩子每周都要上一节话剧校本课,每位教师同时兼任话剧课的授课任务。去年,该校聘请中国儿艺专家开设7个戏剧工作室,以便让在戏剧领域有不同特长的孩子都能找到合适的课程。

  在北京十一学校,从2011年开始学生不再上传统的音乐课、美术课,取而代之的是戏剧课。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在戏剧课中选择表演、舞美、配乐等不同的分工,边学习、边实践。戏剧课程涉及了音乐、美术、影视、舞蹈、文学等相关内容,期末汇报演出,学生毕业需至少选择两个剧目。

  据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特聘专家刘斌介绍,自2013年以来,北京市引进高校和社会资源,支持中小学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探索多种模式,如丰台区通过专业戏剧教育机构引进,在几所学校建立起戏剧教育实践基地,东城区与知名剧院合作,海淀区建立起大师工作室,更多专业团队和艺术专业人士走进了校园。

  去年9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8年各级各类学校要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其中明确要求,有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普通高中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有关人士表示,今后中小学戏剧课的普及程度应该还会更高。

  孩子们在戏里学什么

  “戏剧教育”是源自英国的教育模式,推崇儿童对戏剧的参与和学习。在西方,儿童戏剧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自己表演戏剧。但在中国,“戏剧教育”毕竟还是新生事物。除了学校,社会上有一些教育机构也涉足戏剧教育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由著名导演冯小刚注资的卓美教育主要面向4-18岁的青少年,引入了全球普及度最广的儿童英文戏剧课程,包含一节舞台艺术课和两节戏剧课。舞台艺术包括道具制作、服装设计、声乐、舞蹈、合唱等,通常是配合要演出的剧目。戏剧课包括热身练习、英文演讲、肢体韵律、即兴表演、情境对话、戏剧游戏等。

  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自我学习,学会主动思考,锻炼沟通表达、人际交往、社会责任感等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被认为是戏剧教育的意义。

  对此,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附属实验小学副校长黄雅琴举例表示:“在戏剧课堂上,学生通过排演《将相和》这一短剧,不仅收获了戏剧排演中团队协作、自信心和表现力等方面的成长,同时也自主学习和了解先秦古典文化知识、礼仪、人文、历史、自然经济等各方面的知识,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常有家长问我,我的孩子可不可以当演员?可不可以拍电影、当明星?我想说,还是考虑一下我们的孩子有没有叙述清楚事情的能力,有没有观察生活的能力,有没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北京青少年戏剧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吴雨桥表示,戏剧教育并不是以培养演员为最终目的,戏剧是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有必要学习的一门人生课程。

  著名导演冯小刚也有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每个人一生中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都要投入到角色中。人一生中角色也会不断转换,小朋友不知道自己一生会成为什么样的角色,表演可以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生,演好生活中的角色。

  去年来中国参加过儿童戏剧教育研讨会的英国戏剧教育学家乔纳森·尼兰德兹,曾在14个国家做过一个调研,结果显示,是否有戏剧学习的经历,孩子之间的表现有很大差异。前者相对后者会更自信,沟通能力更强,而且自己感觉充满创造力,在解决问题方面能力更强,抗压能力更好,对外国人和少数民族更具包容性,更容易改变一些看法,特别是对不同事情能从不同角度去理解。

  以英国学生学习中国经典作品《梁祝》为例,尼兰德兹说,很多英国学生不了解中国所谓的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通过这个古老的故事,他们跨越了文化障碍,了解了在当时的背景和历史环境下一个父亲的痛苦。而通过扮演里面的角色,他们也推己及人,意识到世界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传统。(新闻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6-05-25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