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选”出来的个性化教育


    作为教育改革重头戏,高考改革备受关注,一些地方对考试招生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较好地回应了改革诉求,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转型。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各界开始出现对高考改革的困惑、迷茫及畏难情绪。为继续推进高考改革,推动学校教育以此为契机健康发展,我刊特辟“高考改革与学校转型”系列,以飨读者。

——编者

  深化课程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关键是选择。通过选择才能找到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才能真正走向个性化教育。我校充分理解“选择”作为教育改革关键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教育价值倾向,抓住选择性学习这一现阶段教育改革的牛鼻子,无论是选课,还是选考,体现的都是学生对于学习的选择性。

  既要“有得选”,也要“能够选”

  对于自己成长方向的选择,高中生群体既清醒又迷糊:清醒是指这个群体,对自己的独特性已经有清醒的认知,对外界事物开始具有了个性化的辨析,并且力图把它表现出来;迷糊是指这个群体对社会和人生的认知还不甚清晰。反映出来的现象,是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学习科目和考试时间,不知道如何选修校本课程以及利用自己的个性,不知道如何选择大学的专业。对于学生,有选择是幸福的,做选择是痛苦的。处理这种状况下的学生学习选择性,是高中必须要面对的改革第一问。

  我校在选择性学习中的做法,可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满足、保护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具有最大的“选择可能性”;二是澄清、激发学生的选择性学习,让学生具有最大的“发展可能性”。

  学校提供最大的“选择可能性”,体现在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形式上。我校在2006年开始探索选修课程建设,2009年已经形成了包含有拓展性课程、活动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的30多门校本的选修课程,而且课程的实施形式也相对多样。当时,学校坚持在保证国家课程开课课时数的基础上,尽可能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学校当时提出了朴素的“三抓”观点,即“七天抓五天,五天抓白天,白天抓课堂”,提倡提高课堂效率,把双休日、晚上、课余时间统统还给学生,让他们去自主利用这些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提高自己的“特殊性”才能。学校的这些做法,隐含着“选择性学习”的雏形。2012年浙江省实施的深化课程改革,以政策的形式扩大选修课程的学分和课时比例,被学校认为是“个性化教育”的胜利。

  此后,我校的选修课程数发生“井喷”现象,学校拥有了各种主体开发的约150门选修课程。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对课程进行梳理、整合,并进行规划设计,确定了学生“最需要的课程”的建设方向,初步制定了每个学科的“学科课程群”的内容,同时开展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和项目”的开发和设计。2014年新高考在浙江省试点,我校重新划分了国家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的内容,建立适合新高考考试时间和内容的三年课程计划,初步形成了国家课程修习的“层次可选、时间可选”,校本课程的“课程、数目、层次、时间全方位可选”的开设体系,让我校学生“有得选”。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我校采用行政班和教学班共存的管理体系。学生在高中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国家课程以行政班为单位上课,校本课程组成教学班上课。一学期后,选修课和国家课程中的选考科目则根据学生的选择,分类分层组成教学班级上课。语文、数学以行政班级为单位上课,外语学科则组成小班(20至30人)进行教学,以强化语言的应用;而对国家的音体美素养课程,学校部分采用分类方法分专项组进行教学活动。这样一种“行政班和大规模的走班”并存的教学组织形式,满足了学生的选择性,也拥有了教学的稳定性,浙江省选考科目“7选3”的35种组合,任意一种选择组合的学生,均能在我校的课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上课方式,即使这种组合的学生只有一个,也能找到自己在不同科目中的学习同伴。学校不用削减任何一种类型的学生,只要学生自己想选,就“能够选”。

  解决“不会选”,变为“智慧选”

  “有得选”和“能够选”,从课程和组织两方面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选择性。但如果学生“不会选”,那么这些仍旧是空中楼阁。让学生学会选择,则是高中现在必须要面对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在选择性学习的初始阶段。现在高中学生普遍缺乏“为自己选择”的经验,不管是曾经的学习经验,还是社会、家庭的教育,不曾给予他们选择的体验和方法。我校在实践中提出了四个举措让学生在学习中“智慧选”。

  一是让学生尝试选择。在新高中一年级入学前,让学生体验各科课程,利用网络课堂“银杏学院”在暑期自主衔接高中课程,在高中第一学期对选考科目全科开课,让学生在体验尝试中明确选择。

  二是让学生理性选择。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特质档案。新生入学后参加关于个人心理特质、学习方式、霍兰德职业倾向等测试,通过智力、人格、心理、职业倾向等的分析,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与职业倾向,同时开设心理学选修课和心理社团,由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帮助,让学生认识接纳自己。学校还把“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高中一年级学生的校本必修课,引导学生了解大学专业设置和社会职业门类,邀请校友、家长、大学教授展示社会行业和专业,设置活动让学生走入社会体验职业,为学生列出各类专业介绍书单,让学生在图书馆自由借阅。在学生认识了自我、环境和职业后,让他们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设定适合自己的方向。

  三是给学生指导选择。学校通过导师制让教师与学生的选择困惑亲密接触。全体教师通过组建导师组的方式经由师生双向选择,担任学生成长导师,每个教师大约负责10名学生,在入学、考试、选择或者发生特殊事件的时候,导师会成为学生可以依靠的对象,让学生在面对新高考的选择难题时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研究受导学生的家庭、个性、特质、科目等第、学习情况、与其他师生的关系以及学生个体困惑等,成为了学校教师的新型教育任务,教师以前从未像现在这样去深入了解研究学生个体。学校举行的家长会,也催生出“双向预约、选择走师的门诊模式”,在办公室和教室中,家长、学生、导师娓娓而谈,亲切从容,充满了“个性化”精准把脉的门诊意味。学生导师制的推行,其实在微观层面改变着学校教和学的双方关系,成为学校教育转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四是让学生超越选择。因为竞争,所以选择变得困难,也因为竞争,选择会变得功利。强调选择的个体性,不能掩盖教育的引领责任,否则高中也会陷入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泥沼,我校始终坚持以培养祖国的“破壁飞龙”作为教育目标,把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孕育,作为高于选择之上的学校价值所在。学校以“忠信笃敬”校训为纲,以百年杰出校友为目,以学生活动为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观融入到了众多的德育课程中,形成了富有我校特色的学习价值课程体系,让学生超越选择,不忘初心。

  脱出旧框框,登上新平台

  目前还有很多高中学校对走班学习心有恐惧,原因不仅仅是不熟悉,更主要是在于恐惧走班导致学业成绩下降。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走班学习,学习环境动来荡去,学习同伴换来换去,师生关系屡屡重组,教学对象时时变更,教学衡量缺乏标杆,走班教学的有效性确实让人担忧。那么,如何脱出旧框框的束缚,让走班教学成为有效乃至于高效的教学呢?

  要让走班教学成为有效教学,教学管理核心问题有二个:一是具有固定场所和固定学生的管理模式效率下降,教师需要寻找有效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过程的方法,此为过程管理问题。二是原有的行政班模式中教与学的“同伴比较,互为尺规”方法,现在由于同伴的不确定成为了失真的数据,提供怎样的教与学的新规尺以帮助师生建立发展的支点,成为教学评价问题。

  鉴于此,我校启动学生学科成绩的评价改革。把过程性评价纳入学科成绩评价体系,做到学习过程与学习测试成绩并重,让成绩体现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学科特色活动。现在我校学生学科成绩由阶段考试成绩和过程性评价成绩两部分组成,在过程性评价成绩权重不低于40%的前提下,各学科组可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在学期开始前制定过程性评价成绩和阶段考试成绩的权重。过程性评价成绩由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表现评价和学科活动表现评价组成。

  在过程性评价的实施中,每天的学生课堂表现、作业表现记录则成为棘手问题。用怎样的方法才能不增加教师的工作压力呢?我校开发走班教学网络管理系统,教师只需要在课后,动动鼠标,就可以完成过程记录的任务,如果教师没有及时输入,系统用短信温馨提示完成任务,以避免出现学科组内平时输入出现不统一的情况。我校学生和家长只要登录管理系统,就能查询到每一天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而学校,在期末和期中,根据预先各学科组设定的权重,平台中会自动生成学科的阶段成绩,并向家长和学生发送成绩单。

  网络管理系统给予教师有效管理的工具,课堂不够专注,作业过于潦草,研究马虎对待,在系统中均会第一时间反映,学生也因为这些,意识到了过程的重要性,家长也能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些记录也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学业评价写实材料,可谓一举多得。

  关于教学评价问题,学校认为不管是对学生还是教学班,在走班学习背景下,关注原有的基础,观察与“以前的自己”的增量变化,才是有意义的评价。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发展性评价方案,将学生的学科成绩在同一群体内转化为5等第制和21等第制,然后用个体内差异法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前后阶段的学业水平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的动态发展。这种方法用“成绩等第”让学生清晰了解自己在年级中的学科横向学习水平,同时,纵向的比较又让学生掌握自己学习水平变化,起到以评促学的效果。

  对于教学班,由于组班时的起点本不相同,导致平均分在评价教学时成为失真数据,如何利用评价提高教学效果呢?学校利用5等第法,把教学班中各学生的等第人数按照一定的权重求和计算,得到了教学班的“均量值”,在每次阶段性考试的均量值越大,可说明该教学班学生在整体学科水平越高。若与前一次阶段成绩对比,可以获得均量值的差值,若差值大于零,说明该教学班的总体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差值越大,进步越显著。这让教师清晰了解了自己教学的横向水平和纵向变化,还可以从均量值的变化,反向寻找学生个体的变化,从微观上分析自己的教学得失。这种增量的比较评价效果,在实践中要优于以前以平均分为主要指标的横向教学评价。(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6-07-15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