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课是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风景。几百人的大教室,坐满了各个院系的学生,授课老师要镇住全场,还真得有点功夫。其中也有翘楚,每个大学都有学长们流传下来的蹭课地图,每一堂必听的大课里,都潜藏着一名“校红”老师,他们的课座无虚席,甚至偌大阶梯教室里站满了人,台上妙语连珠,台下掌声笑声不断。
对大学生们来说,一堂像样的公选课,才是他们大学生活的开始,从中可以看到“大学的样子”,有知识的更新,有思想的跃升也有成长的足迹,而这些最终会成为记忆里温暖的一角。
有这样一句话:“什么都不干,大学校园‘熏’4年,出来都不一样。”这“熏”人的,就是包括优秀公选课在内的大学课堂。今天我们关注那些大学校园里不容错过的公选课,看看它们都有怎样的特质,包含着怎样的“大学之道”。
用有趣的方式打开“爱和情”
曹露忐忑地走出教室,走到楼梯口,按照老师的指示,她用黑布将自己的眼睛蒙上,颤颤巍巍地迈出一只脚下了第一个台阶,接着又迈了另一只脚。这时,她的右手被一个人牵住,顺着这个人牵引的力量,她在黑暗中找到了方向,加快了下楼的速度。偶有障碍物,那只援手的牵引与提醒也随之而来。
“蒙着眼睛的时候,你其实很难信任别人。你会依赖他,但同时又很害怕他让你受伤。”曹露说。上下一个来回后,曹露又担任引路人的角色。整个过程中,她不能说话,完全依靠肢体接触来提醒对方。“当你牵引着别人时,又会很担心这个人。你很想让他完全相信你,让他受到你的保护。”曹露深思后说。
这是一堂“人际关系”课,曹露和所有在中国人民大学上过胡邓老师“情感心理学”课程的同学,都会花整整一堂课的时间,做这个被称为“信任行走”的心理素质拓展体验。“光明真好!”学生王心鸣笑着谈她课后的感受,“它让我找到一种努力信任他人的感觉。”
在胡邓的课堂上,学生们会体验到迥异于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他会跟你谈“生死”,一起静静聆听失事飞机黑匣子发出的声响,以此感受死亡;一起模拟死亡场景,让学生们写下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从中认识自己;他会跟你谈“恋爱”,给学生们阐述分析身边的爱情案例,并让学生以实践小组的形式拍摄爱情短剧……
“情感心理学”课程在中国人民大学知名度很高,胡邓也成为学生们心中的“红人”。“贯穿这门课程的主题是爱,会涉及亲情、友情、爱情等方方面面。”胡邓说,他努力通过各种别致的授课方式,向年轻人们呈现出自我认知的整个过程。
“真实”,“有趣”,“震撼”,“思考”,这是学生们评价“情感心理学”课堂的几个关键词。很多人通过这门课程,在“爱”与“情”中调试自己的位置感,从而提振自己的自信心。
胡邓从1998年开始为大学生做心理咨询,他发现前来咨询的学生中,70%是因为情感问题。经过一番积累和准备,2002年,胡邓在全校开设“情感心理学”公选课。如今,这门以“爱”为名的课程,已陪伴人大学子走了15年。
塑造健康的社会人格,是大学教育应有之责。胡邓用各种“花哨”的动作,把钥匙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自己开启幸福人生的大门。而这把钥匙就是心理建设,让学生建立有效的自我心理调节机制。
在创意中体认文化与传统
当花木兰的戎装粉黛邂逅3D打印,当张飞的黑脸长须遭遇激光印刻技术,会发生什么?在四川大学丁淑梅老师的“中华文化”课上,西楚霸王、崔莺莺、杜丽娘……这些戏剧里、小说里的人物,都能搭乘奇妙的时光列车,畅游在现代生活的舞台上。
这是一堂神奇的课,自制主题布袋、茶杯,自创泥人戏、小人舞、火柴舞……学生们用现代创意让传统文化活了。
体认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何让学生通过一堂课实现这个有些宏大的课题?传统戏剧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这也是丁淑梅的初衷。
而面对浩繁的传统戏剧文化,让学生敞开心扉接纳与理解,同样是个挑战。丁淑梅的理念是让学生开展创意实践活动,启发自身创造力与想象力,通过现代技术与传统戏剧的时空碰撞,感悟“戏”的永恒魅力。“就是让学生不仅动脑动心,而且‘动手动脚’,让传统文化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住进心里。”丁淑梅说。
“简直就是惊喜,意外不断的惊喜!”学生们交上来的作品让丁淑梅兴奋不已。她不喜欢“作业”这个叫法,在她看来,那就是学生们的作品,饱含了他们心血和智慧的创造。
在川大,还有一位老师的公选课特别“卖座”,需要学生们熬夜拼命“刷课”才能选上的,那就是谢谦老师的儒学课。谢谦在微博上自称“喵爷爷”,学生们也跟着叫,听上去有点像“老夫子”。但“喵爷爷”讲起课来可不是“老夫子”式的刻板,他旁征博引,从花花草草侃到明星大腕,把有些遥远的儒学,与学生们的寻常生活场景结合起来。这让学生觉得儒学不是故纸堆,而是活生生的。
在现代校园教授传统文化,谢谦有两个信条:“化旧学为新知”“将传统真正与当下生活打成一片”,在他看来,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青年应对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体认,因为它是国家与青年之间最柔韧的脐带。
“对个人来讲,传统文化课最终会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一种启示”,谢谦认为,直面生老病死与重大挫折,追寻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这是学生需要独立修习一生的课,而丰富多样的中华文化课则提供了先贤们的智慧,供学生们作为前行的智囊。
在头脑风暴中“创新中国”
“如何简单快速地让吸管穿透苹果?”“龟能抓到并吃掉活的老鹰吗?”“如何训练100只跳蚤都只跳300mm高?”在上海大学的一门思政课上,校长金东寒院士开讲了,看似天马行空的问题立即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校长还亲自演示用吸管穿透苹果,用酒精点燃自己研发的发动机模型,一番别有生趣的演示之后,大家开始一起讨论一个问题:“创新是否是灵机一动?”
“当金院士捏住吸管一端狠狠插入苹果的那一刻,当发动机开始迅速转动的那一刻,全场惊呼声不断,大家都沸腾了!”刚结束一学期课程学习的刘智超同学说,“通过案例展示,我们更容易理解什么是创新,而非只是纸上谈兵。”
这就是上海大学从去年冬季学期开始开设的通选课“创新中国”。两个半小时的课常常让同学们意犹未尽,刘智超笑着“抱怨”道:“最后半个小时是学生提问环节,但大家参与度太高了,所以每堂课都拖堂。”
这可能是理工科学生最喜欢的课堂的样子:首先“大咖”云集:为了上好这门课,上海大学的20多位“学术大牛”轮番上阵,校党委书记罗宏杰教授和校长金东寒教授领衔,大数据领域的郭毅可教授,几何精度标准和机电一体化领域的李明教授,人口迁移领域的盖伊·阿贝尔教授等也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其次是问题有格调:“大咖”们都从最近新闻事件或学科热点引出课堂主线问题,如“创新何以成大国重中之重”“中国制造谁来造?”“有BAT就是互联网强国了吗?”“中国能有‘海莱坞’吗?”……课堂不提供标准答案,学生相互作答、彼此驳难,从中找出自己的思维缺陷。
再次,课程主题别具匠心:10节课覆盖了文、理、工、经、医等学科,涉及机器人、大数据、生命技术、投资金融、知识产权等前沿科技。
“它把创新化成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出的具体问题,给学生一种开放性的思维,这就是创新的基础。” 课程策划人、主持人兼授课老师顾骏说。上学期课程结束时,另一位课程主持人顾晓英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写道:“每周三晚蹭完课,我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静,内心激荡的,有从课程和教书人中所感受到的温情,还有思维被点燃后对于未来摩拳擦掌的激情。”
当创业创新成为社会共识,大学应该进行怎样的创新教育?上海大学的“创新中国”正试图给出自己的答卷。(新闻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