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一位教授和她的博士生就孩子补习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在生均公用经费最多或最少的地区,家庭校外学习班参加率和支出更多。而在生均公用经费向平均水平趋近的地区,家庭的校外学习班和补习班的参加率和教育支出都是下降的。
他们调查发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补习现象已非常普遍,校外补习服务已不是奢侈品,而是一种生活必需品。这使得家庭在是否参加校外学习班和补习班的决策上犹如陷入“囚徒困境”——学与不学都是进退两难:学了之后也不知道是否对孩子有好处;不学则是对孩子不负责——毕竟,其他孩子都在学。
这些补习,表面上看是为了孩子,但实则是对教育规律的违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体内都蕴藏着巨大的宝藏。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围绕激活和唤醒孩子体内的巨大宝藏来进行。
中国家庭教育目前的一大问题是,父母缺乏对自我身份的认同,缺乏对教育孩子的责任认同,缺乏对孩子培养方法的认同。很多家长没有把孩子健康成长当成最重要的事情来对待,没有把呵护孩子的天性、培育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启迪他们的思维、激活和唤醒他们的生命内力作为教育的重心和着力点。他们更不明白,真正的教育是陪伴,父母能够跟孩子生活在一起,关注孩子的一切,无论什么时候都站在孩子的身后,这比一味让孩子补习重要得多。
其实很多家长也知道,优秀的孩子不是“补”出来的,对孩子进行“强制补习”“过度补习”是一种教育病,可为什么家长、学校还乐此不疲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当下的教育评价和考试录取制度还是一考定终身,以分数论英雄。
要彻底消解补习的“囚徒困境”,一方面应该全面改革考试录取制度,建立多元教育评价机制。评价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导向。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通过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改变那种孩子读死书和要求孩子一心死读书,以及“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现状,把老师、家长从应试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把社会、家庭对教育的单方面评价,引导到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价道路上去。
另一方面,社会各责任主体,包括教育、学校、社区、街道等要协同努力,共同营造适宜孩子快乐成长的社会环境。让孩子利用假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走入阅读,走到美丽的大自然,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体味生活的美好,享受阅读的快乐,感知社会的发展变化,还有领悟孩子们所拥有的童真童趣,把真实快乐的假期还给孩子,这是全社会应共同冷静思考的课题。
各种课外培训机构的存在,固然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也应该坚守道义和良知。教育培训从业者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眼中只有补习没有孩子、只有分数没有教育,更不能不择手段,唯利是图。这类机构应该在相关部门的引导和管理下,既尊重孩子兴趣,又找准孩子薄弱环节进行有的放矢的补习。同时,不失时机地推进素质教育,注重育人,做到“补”之有道,“习”之有门,这才是关键。(新闻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