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不过关、沟通能力弱、技能不过硬,这些“短板”是很多职业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的“瓶颈”。然而,新疆昌吉职院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却被企业争相录用——
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是新疆不少职业院校的一大“痛点”,语言不过关、沟通能力弱、技能不过硬,这些“短板”成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的“瓶颈”。然而,记者近日在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采访时了解到,这里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过95%,2016年达到99.1%,少数民族毕业生甚至整班整班地被企业争相录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满意度达90%以上。昌吉职院少数民族毕业生如此强大的就业竞争力,是从哪里来的呢?
破解专业学习遇到的难题
民汉教师同堂授课
民汉学生结对成长
走进昌吉职院2015级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课教室,一群维吾尔族学生正围着老师,热火朝天地交流讨论着。学生的提问和老师的回答,用的都是维吾尔语,精彩处,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笑声。
正在用维吾尔语给学生上课的老师是艾力·哈斯木,这节课是“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里面有一些专业术语,维吾尔族学生听不大明白。“汉族老师上完课后,我再用维吾尔语给学生们讲解专业术语的含义,这些孩子就能弄明白了。”艾力·哈斯木说。
“民汉教师同堂上课,能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在专业课、技能课上对一些专业术语、名词概念搞不明白的问题。”昌吉职院院长冯国凡告诉记者。
随着少数民族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昌吉职院发现,不少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不过关。虽然学院对这些学生进行了一年预科教育,但到专业课学习以及实践技能训练时,语言障碍带来的对术语和概念以及定理定义的理解困难,成了他们学习的“拦路虎”。看到问题重要性的冯国凡决定在少数民族学生相对集中的班级推行“民汉教师同堂授课”模式,以破解这一难题。
艾合坦木江·吾布里来自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普通话说得不好。“我特别喜欢这种授课模式,课堂上听不懂的,维吾尔语老师就会用双语给我们解释,很快就能学会,学习效果很好。”
作为双语老师,艾力·哈斯木可是学院的“宝贝”。他每周14节课,轮流“走班”,不厌其烦地回答少数民族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种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久而久之,孩子们便养成了遇到问题都要弄懂的好习惯。”
与此同时,昌吉职院还建立了民汉学生“共同编班、共同住宿、共同学习”的共同成长机制。冯国凡说,这种模式让民汉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在一起,结成对子后,少数民族学生遇到问题,课上课下都可以向汉族同学请教。昌吉职院推行的“民汉教师同堂授课”和“民汉学生结对成长”模式,还从课堂延伸到实习实训基地,直到学生毕业。
破解职业素养“短板”难题
素质教育课弥补不足
企业文化内化到心灵
“一批毕业生送到企业,上岗不到一个星期,就有十几名少数民族毕业生被企业退了回来。”回忆起几年前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遭遇的尴尬,昌吉职院机电工程分院院长李燕至今记忆犹新,“企业不要,说这些孩子责任心不强,怕苦怕累,规矩意识差。”
为何一些少数民族毕业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昌吉职院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主要问题是这些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不高。冯国凡告诉记者,职业素养“短板”成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的“拦路虎”。为此,该院决定开设学唱一首歌、学跳一支舞、家常饭制作、硬笔书法、电工基本常识等12门素质教育课程,补上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缺失的“短板”。
护理专业学生米尔妮萨·阿卜杜瓦柯选择了5门素质教育课程,包括烹饪、推拿、美容化妆、急救技术、礼仪知识。“这些素质教育课程我都很喜欢,而且都是将来工作生活中用得着的。”米尔妮萨·阿卜杜瓦柯开心地对记者说,“学会了这些,以后走上社会就更加自信了。”
书画社、舞蹈社、技能社、礼仪社等几十家社团的活动地,是学生们上课之余最喜欢去的地方。素质教育课上,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实践动手操作,把职业的荣誉感渗透在全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学好职业技能是令人自豪的事。该院融素质教育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是否认同企业文化,是少数民族学生能否稳定就业的关键之一。”李燕说,学院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企业的价值观、效率观、经营观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达到零距离对接,实现教、学、做一体,产、学、研一致,从而使学生成长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冯国凡说,学院高度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将企业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中,增加学生职业技能“含金量”,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竞争力。
破解思想政治教育难题
课前专题教育常态化
“陪伴式”培养促团结
“除了常规的思政课之外,我们还开设了‘课前5分钟教育’课。”昌吉职院思政教育教学研究部部长康峻岭告诉记者,“虽然只有5分钟,但由于形象生动、接地气,特别受各族学生欢迎。”
为了常态化这种思政教育模式,昌吉职院按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编写了《课前5分钟专题教育手册》,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实践。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保证了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接受民族团结和法制教育。
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较低的问题,该院把课前教育与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和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鼓励支持各族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践行民族团结,在践行中引领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思政教育日常化、规范化带来了令人欣喜的效果,学生们“玩在一起、学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长在一起”。
为了增强少数民族学生交往交流和沟通能力,该院开展了“一住、两进、两联两做”的“陪伴式”人才培养模式,即老师住学生宿舍;老师进班级、进食堂;联系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联系家长、做家长的知心朋友。全院干部职工定期开展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活动,通过与学生促膝谈心,在情感上关怀、学业上辅导、生活上帮困、就业上指导。
此外,该院还对学生进行“陪伴式”培养,从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到教职员工,每个人都与2至3名少数民族学生结成“亲戚”。“我与3名少数民族学生结为亲戚,关心、鼓励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孩子。”冯国凡说,“结亲戚后,点点滴滴中,我们让民族团结更加紧密、更加接地气了。”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