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家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家长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许多家长加入了很多群,同一个问题能听到不同的观点,不知道该相信谁。有的家长模仿哈佛女孩、耶鲁男孩的家教模式,效果却不好,对孩子考试第一名就奖励一个奖品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也缺乏自信……可见很多家庭教育还停留在复制一些成功个案的经验上,家庭教育的成效标准相对比较单一,比较短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以父母控制为例,很多人以为控制就意味着专制、权威、规则,而这个时代我们更希望民主、平等、自由。最近在微信朋友圈有篇刷屏的“深度好文”叫作《控制是最坏的教育》。但到底什么是控制?有控制的教育是否就是坏的教育?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解释。很多时候因为没有统一的科学概念,没有研究成果的支撑,对问题没有一个普遍的结论和标准,也就缺乏对话与交流的基础。
父母控制有两种类型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一样,对孩子的要求也不一样。有的家庭可能有非常多的规矩和要求,有的可能只有一些简单的要求。有的父母严格要求“十个不准”,孩子做不到就每天挨骂;有的孩子是被放养长大的,却成为学霸,获得“成功”。所以,不可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父母控制,要学会区分父母控制的两种类型及不同影响。
在心理学研究中,父母控制指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加以约束和管理,是一种让孩子听从父母要求的教育方式,这一点跟大众的理解没有区别。但父母控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心理控制,指父母采用控制性、操纵性的方式入侵孩子的内心世界,抑制孩子的心理自主,迫使孩子顺从父母的要求;另外一种是行为控制,父母通过询问监督、设立规则等方式获取子女行为、活动等方面的信息,以管理约束孩子的行为。二者的结果表面上都以控制约束孩子作为控制的条件,但实际上孩子的感受因父母采取的教育方式和做法而有很大的区别。
心理控制一般有三种方式:爱的收回、引发内疚和权威专断。其中,爱的收回是指父母用爱和情感胁迫孩子,如果孩子做不到,就收回对他的爱、关心和照顾。比如“你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你不按照爸爸妈妈说的去做,以后就不管你”。引发内疚是指父母通过指出孩子的表现令自己担心、丢脸、失望、伤心,从而引发孩子对自己的内疚感,迫使孩子顺从自己的要求。比如“你的表现让我太失望了”“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们吗”。权威专断就是父母通过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意志去做,“我说不行就不行”“我都是为了你好,按照我说的做就是了”。
行为控制是通过了解信息达到行为约束,主要是父母在主动了解孩子情况的基础上对孩子的行为做出适当的指导和约束,告诉孩子具体的底线和边界。例如“最近的学习怎么样?这个周末你打算怎么安排?”“放学回家要先做完作业再看电视”“9点之前要上床睡觉”等。总之,约束行为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对孩子一定是要有要求的,没有要求也是溺爱孩子的一种表现。
不同控制对孩子有不同影响
父母控制孩子是因为爱孩子,但很多孩子仍感觉到父母和自己之间是投资和被投资的关系。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因为父母的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对孩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控制与行为控制存在本质差异。心理控制是一种消极的教养方式,是一种压力式的、侵入式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和内部冲突,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而行为控制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是一种指导性的、非侵入式的教育方式。行为控制让孩子知道边界和底线,心理控制则损害孩子的自主感和能力感,从而降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使孩子产生不良反应。
很多心理学研究成果已经证明了不同父母控制的差异化影响。在行为方面,心理控制会降低孩子的自制力,从而产生不良的网络使用行为,而行为控制则会增强孩子的自制力,抑制孩子不良的网络使用行为。在学习方面,相对于心理控制,行为控制更能正向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在情绪方面,心理控制会增加孩子的负面情绪,而行为控制会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
总之,无论是学习方面、情绪方面还是行为方面,父母的心理控制都对孩子有着消极的影响,而行为控制则更多的是积极影响。
不仅如此,一项长达8年的心理学追踪研究还发现,父母早期对孩子的心理控制,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恋爱关系,甚至能影响孩子成年后的婚姻关系。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父母的心理控制都会导致孩子的一些不良反应,而行为控制会导致孩子的积极反应,这里存在着跨文化的一致性。但不同的是,中国父母的心理控制更多、行为控制更少。
我们所做的研究发现,美国孩子年龄越大,父母的心理控制越少,他们的幸福感越强;中国的孩子随着年龄增加,幸福感反而会降低。特别是到了青春期,可能孩子有反抗了,父母的管理更严格。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叛逆和反抗一定不好,孩子顺从听话就一定是好的,但研究发现并非如此。
青春期孩子最重要的任务,是探讨“我是谁”“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自我探索,然后达成自我同一性。青春期有恰当的叛逆和一定的反抗行为,孩子的创造力会更高。同时,顺从性过高的孩子可能产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会更多。
所以,父母不能仅仅希望孩子听话,或者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的,而要看你要孩子听的话,有没有真正为孩子内心所接纳。
父母应适度增加行为控制、减少心理控制
既然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对孩子的影响差别如此之大,那父母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父母首先要区分看待孩子的行为和个人,即接纳的是孩子个人,但对孩子的行为有一些要求。因为孩子的行为发生是短暂的、有情境背景的,而孩子个人是整体的、全面的。你可以对孩子说“你忘了把今天用的画具带到学校,下次晚上睡觉前最好自己检查一遍”,而不要说“你怎么总是丢三落四”。在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时,特别要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在生活中少说“只要”“只有”“如果”等句式,少说“把玩具收拾好,听话的孩子妈妈才喜欢”“你再不去写作业,妈妈就不要你了”。
此外,在无条件爱孩子的同时,更要让孩子能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以跟孩子商讨,让孩子参与制订自己的行为规则,最后达成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这样孩子也更容易接受和执行规则。父母还要关注孩子的反馈,要科学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以逐渐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品质。
不少家长苦恼孩子常常有阳奉阴违的表现,答应好好读书学习,却在房间玩手机;在家里讲礼貌,在学校却像“小老虎”。实际上,这种阳奉阴违的现象在青春期非常普遍,是孩子反抗家长的一种形式。我们原来总觉得孩子反抗家长的行为是冲突式的,其实阳奉阴违也是青春期孩子反抗家长的另外一种方式。
这种阳奉阴违的反抗方式,一定程度上是由父母的心理控制引起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所以对孩子有责任,有行为要求;只有智慧地爱孩子,父母才不会让孩子感觉亲子之间是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当孩子开始“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父母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过度控制孩子了?对孩子的要求是怎么提出来的?这个要求有没有被孩子真正接纳?有没有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
家庭教育涉及心理学理论、脑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生理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研究者、指导者和实践者要共同行走在家庭教育科学化的路上。父母要读懂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家庭教育指导者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研究者要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积极传播科学研究成果,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增加对家庭教育本土化研究的基金项目支持,让家庭教育真正走出经验、走向科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