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代际传递需要择优而行


■关注原生家庭对幼儿的影响③

原生家庭中,亲子间的直接传递和多代间的隔代传递会直接影响幼儿心理素质和社会性素质的养成。对幼儿的过度保护、过高期待、过宽放任、过分控制等,都是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只有遵循幼儿成长规律,理性把握爱的尺度,才能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信任和鼓励,防止焦虑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

一天,嘉怡的奶奶来接孩子,满脸愁容地对老师说:“孩子从小淘气得厉害,在家里吃饭都需要大人喂,最近在幼儿园吃了几天饭,回家的时候就总嚷着不来幼儿园了,所以我想在中午用餐的时候把孩子接回去。”原来,嘉怡从小就是奶奶照顾,吃饭不仅要奶奶手把手地喂,有时候甚至要奶奶嚼碎了她才肯吃。奶奶充满焦虑地说:“我也知道这个习惯不好,只是我不喂,孩子就不吃,我不忍心看孩子挨饿。”像嘉怡这样在家人严密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依赖性极强,他们的信任范围仅仅局限于家庭成员,因此一般都缺乏安全感。一旦离开家庭,进入集体,他们就会缩手缩脚、缺乏主见,无法融入到正常的集体生活中。

有的家长过度焦虑,怕孩子离开自己的庇护之后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因此一味保护和包办,使孩子失去了学习、锻炼和发展的机会,形成了焦虑依恋、缺乏创新精神的个性品质。

防止焦虑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需要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摆正自己的心态。幼儿园可面向家长开展幼儿教育培训会,鼓励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知识,与有经验的家长分享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和效果。幼儿园老师要主动和家长交流,及时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和进步,家长放心了,焦虑就会慢慢减少。老师自觉组织幼儿开展各种能力训练,如穿脱衣服比赛、整理小书包、我当值日生等,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接受和掌握生活技能与本领,建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乐趣和自信。作为家长,也要适当进行有意识的自我调控和训练,转移生活重心,多参与一些业余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制约和包容,防止放任纵容模式的代际传递

聪明又帅气的涵宇,个头在班里数一数二的高。涵宇的父母平时工作比较忙,一般都是奶奶负责接送。只要是奶奶来送,他肯定得拽着奶奶的衣服哭闹一会儿才肯进教室。因为这种情况,老师们平时会格外关注涵宇,也会让其他小朋友陪伴他一起游戏,但是不管涵宇在幼儿园怎么开心,早上来园的情况还是得不到改善。于是,老师向涵宇奶奶了解孩子在家情况。

一说起孩子,涵宇奶奶两眼放光,开心地描述着涵宇在家的每个细节:“我们家宝贝真有心眼,他知道谁对他好,跟着他爸妈早上需要自己穿衣服、吃饭;跟着我,赖在被窝里非得我给他穿才起,吃饭还得我来喂。”听上去奶奶像是在说孩子的坏毛病,但表情却乐此不疲。奶奶带涵宇回家的时候,涵宇双手撑着跳上了窗台,老师在一边看得很是担心,奶奶却一个劲儿地夸:“涵宇真厉害,这么高的窗台都能跳上去!”目送祖孙俩离开,涵宇不愿意上幼儿园的疑问解开了:在奶奶眼里,涵宇不管做什么都能受到表扬和奖励;而在幼儿园里,集体规则的限制和约束,加上其他小朋友的能干和懂事,都会让涵宇产生极大的失落感。

放任纵容的教育模式不可取。现在很大一部分家庭都属于4214个长辈2个家长1个孩子)结构,时刻处于焦点的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难免会不适应集体生活。为了消除孩子的无理取闹,老师和涵宇奶奶进行了深切的谈话,告诉她,过于放任纵容孩子,会使孩子慢慢养成自私任性、不守规则、易发脾气、缺乏感恩,容易受挫等不良个性,影响其以后健康发展。随后,老师配合生动的实例给奶奶讲述了放任纵容孩子的后果。涵宇奶奶听后很是吃惊,认识到了自己教育行为的偏失,表示愿意和老师一起教育好孩子。之后,老师还和涵宇的父母进行了交流,要求家长统一言行,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并鼓励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感恩,尊重他人。在班级里,老师通过谈话课、观看卡通故事等形式,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判断语言和行为的对错,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让正确的人生观在幼儿的心灵中萌芽。在开始的几天里,涵宇虽然和奶奶分手时又哭又闹,很不情愿,但是很快雨过天晴,每天按时来园,而且还能够主动帮助老师和小朋友了。

理解和欣赏,预防专制粗暴模式的代际传递

每当放假,元的妈妈就开始烦躁:“真盼望你抓紧开学。”元在家里是让妈妈头疼的小霸王。在幼儿园,元也总是能够带给老师“惊喜”:把小朋友的玩具丢到垃圾桶,吃掉小朋友带来的零食,趁老师不注意欺负小朋友。元的妈妈表示:“这孩子太调皮,您就像我一样,该打就打,该骂就骂。”但是,元似乎对妈妈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习以为常。有一天,元的脸上长了一个小疙瘩,涂了一点红药水,来园时小朋友看着元都捂着嘴偷偷笑,元为此闷闷不乐地安静了一下午。难道元平日的行为只是想引起大家的欣赏和关注?老师观察发现,原来元是一个爱面子的小朋友。家长的训斥和打骂让他失去了自信,只知道通过制造麻烦来赢得大家的关注,进而演变成自己的暴力倾向行为。

怎样避免专制粗暴的教育模式造就暴躁性格的孩子呢?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建立平等的沟通方式,学会倾听;不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保护孩子稚嫩的自尊心;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和睦的家庭成员关系,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爱的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自尊心,更能够促进孩子的社会化进程。

家庭的教养方式影响甚至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上善若水,教育离不开善的本源。同一种教育方式,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对不同的儿童,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这需要家长和老师根据孩子的特点,随时观察,因势利导,及时反思,灵活改变,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用积极乐观的教育心态,让孩子们在金色的阳光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7-06-12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