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语文课程改革正在从注重“双基”转向关注“双核”,即从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转向更加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因此,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学生语文“双基”掌握水平的高低,也就是教学成绩的好坏。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风物长宜放眼量”,把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追求教学成绩之前,通过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去助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以真情实感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比如,在杏林子《生命生命》一课的教学导入时,我采用教师旁白同时配乐的方式介绍作者的文学作品,从而营造一种情感基调。配乐渲染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杏林子在悲惨遭遇中表现出的不屈的品质深深打动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自然能勾起学生的阅读欲望。
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我请一位学生在讲台上用红领巾蒙住眼睛,慢慢移动脚步去探索和尝试,让他去找讲台上提前准备好的一盆花。孩子在磕磕绊绊和手足无措中感受到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难。在体会《触摸春天》一课主人公盲童安静“在花丛中穿梭时用手指拢住蝴蝶”的时候,我努力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从安静的身上感受她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从而真正理解作者情不自禁、有感而发的那些充满生命力的语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种情境结合的熏陶,让学生在耳濡目染、身临其境中真切感知文字的内涵,从内心深处激发出学习语文的兴趣。
注重好词佳句的日常积累
字、词、句的学习和积累,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人文素养,但是单纯机械地记忆字词句,会给学生带来枯燥乏味的感觉,久而久之会减弱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会通过举行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百词竞赛、诗歌朗诵会、背诵比赛、飞花令、猜字谜、成语接龙等生动活泼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竞赛形式,让学生体会竞争的激情和成功的欢乐。在这样的积极情绪之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劲头更足。
语文课本中也有一些可用来扩展学生知识面的词句,比如“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富有哲理的表达,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学生在充分诵读这些好词佳句的同时,也会在润物无声中受到文化的浸染和文学的浸润。
培育良好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习惯包括的内容很多,从大的方面看也就是最基本的听、说、读、写习惯。比如字要认真地写,文章要有表情地朗读,并认真品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文要认真地写。就拿写作来说,教师平时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收集信息的习惯,经常收集名言、格言、谚语的习惯,读书时记录的习惯,写作文进行修改的习惯,等等。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学习习惯,比如,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复习。鼓励学生经常参加小组辩论或者演讲比赛,讲完一篇课文之后,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来表达课文情节,主动与别人交流,以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性活动,借助节假日外出踏青,回来口头描述一下经历的过程,或者写一篇小短文,等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双核”先行,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维持,学生的成绩才能稳步跟进、全面提升。同时,随着学生成绩的提高,“双核”更能发挥其促进学生语文“双基”发展的动力功能。在日常教学中“双核”和“双基”两者完全可以相互贯通、相得益彰。(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