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在京发布,报告在肯定我国高职教育在立德树人、专业建设、国际化等方面成绩的同时,也指出当前高职院校还面临发展自信缺失、内涵尚需提升等问题。不自信无以立根本,自信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精神源泉,如何树立发展自信,推动内涵式建设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高职院校发展自信缺失的原因
一是高职院校较快的发展速度,使其缺乏厚重的历史积淀。尽管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速度很快,招生规模连年增长,但较之于有上百年发展历史的普通高等教育而言,还是缺乏扎实的根基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其对高等教育功能的深刻认知,对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对培养目标的科学修正等,都需要不断地去摸索、去积累、去沉淀、去发展、去创新,需要在发展的积淀过程中去树立自信。
二是高职院校的“末端”发展层次,影响着师生对学校自信的认同。高职教育本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其处于专科层次,而“被”确定了其“末端”位置,这就对其人才培养的两个主体都造成影响: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学”的困难;教师教学难度大,个人成就感不强,“教”的懈怠。而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正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思想、目标得以传递和实现的核心环节,更是学校师生对学校自信形成认同而使其得以传承和弘扬的重要环节。
此外,评价体系的改变,学术性大学开始崛起,高职院校日趋没落;中央财政对高职改革发展的专项调控和引导力度减弱,高职教育在财政拨款、项目申报等政策安排中被边缘化;部分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将高职毕业生拒之门外等,都加剧了高职院校发展自信的缺失。
高职院校发展自信的构成
首先,学生自信是基础。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分类测试已成方向,当前的问题是不要把高职选拔考试理解为普通高考的“初级版”,简单地降低难度、抬高分数,而是要把握高职选拔考试的职业性、技术性和服务性。职业性向测试,要为学校和专业服务,更要为考生服务,让考生意识到“天生我材必有用”,选对专业,入对行业。高考只是入口,入口的分类评价,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还应看到出口,当大部分学生学有所成,就业率和薪资水平与学术型高校毕业生相当时,学生就能看到希望,鼓起勇气,积极上进。《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也显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逐步展现出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
其次,教师自信是关键。教师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虽然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单列,但仍然套用学术型高校教师评价标准,学术论文、研究项目是核心指标,以致高职院校高级职称人数偏少,严重影响教师的收入、社会声誉和自信心。而教师的这种不自信很容易转嫁到学生身上,同样拿学术标准衡量、教育学生。所幸,这些情况引起了中央的重视,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正在朝着契合高职教师特点的方向改革。《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也证实:一批教学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2016年入选的全国98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中,高职教师占15名;400多名高职教师在境外教育或行业组织中担任职务,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初步显现。
再其次,管理自信是保障。管理就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园、校舍、仪器设备等硬件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先进水平,关键是怎样办学,怎样办出特色。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将大学教育(5级)分为学术性为主的教育(5A)和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两种类型。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可见,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而不是一个层次。因此,高职院校要在管理中高举“职业教育”类型属性,把职业性做到极致,找准突破点,埋头做出特色,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当作中心工作来抓。同时,还应发出共同的呼声,突破“专科层次”,一个完备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应该由研究生(包括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本科和专科构成。
高职院校怎样培养发展自信
首先,改革评价体系。学生方面,建立以职业技术为核心指标的评价体系,贯穿学生从入学考试到培养再到毕业的全过程,高职入学选拔考试采用职业性向测试,平时专业课程考试“用心去动手”,毕业考核摒弃论文,取而代之设计与实践。教师方面,发明专利、调研报告、产品设计、标准拟订、教材讲义等都应成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业绩,支持教师挂职创业、下企业培训,延聘企业能工巧匠担任高职院校教师,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在高等教育体系设计中,建立起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一定节点上能相互转换的“立交桥”。
其次,改革培养方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弘扬工匠精神和培养大国工匠两大使命。专业建设要呼应地方产业,只有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才能了解产业发展的现状。要完善校企合作管道,保持互动,才能知道企业人才需求的动向,而知道了需求,才能优化专业、培养人才,有效为行业企业供给“能干活、留得住、善创新”的人才。
再其次,鼓励参与竞争。部分职业院校的师生,在面对校外活动时常有自卑心理,不敢大胆参与。但实际上,从个体来讲,高职院校还是有不少可以与普通高校比拼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师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认识到不论哪种类型的学校师生都是主体,参与就是一种锻炼提高素质的机会。而且,高职院校大部分位于地级市及以下区域,是“家门口的大学”,对接地方产业、服务“三农”、助力贫困地区发展有天然的优势,只要合理定位,选准竞争领域,发挥功能有广阔的空间。(作者赖星华,系广东省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