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75岁退休,成都最长寿老师103岁 子孙有3博导1院士


 

  “小伙子,谢谢你来看我!”

  尽管已是103岁高龄,尽管身在病床,但这位老人一开口,依然透出知识分子的涵养与风度。1907年生于成都的李畹青,曾和叶圣陶、朱自清、胡墨林、程祥云、郑实夫等近代文化名人私交甚笃。百年变迁,不变的,是她的亲切与和善。

  “畹青老师尤其善于对顽皮学生巧妙教管,由于师生都不舍得她走,她一直工作到75岁才退休!”商业场小学前校长、年近九旬的张文钊老先生说。

  百岁老人档案

  姓名:李畹青

  生日:1907年阴历腊月初八

  籍贯:四川成都

  住址:江汉路

  “君,今之有心人也,其办成都开明书店,垂二十年。沪上新书日出,君毕力致之,以饷学子,其经营也,不孶孶为利,而惟启迪民智促进新学术是务……”

  ———朱自清赠冯月樵、李畹青夫妇

  私塾小女

  两年时间,畹青熟读四书,她是年龄最小而成绩最好的学生。

  几年前,96岁的畹青老人接受了心脏起搏器和白内障手术。此后,老人一直戏称自己是个眼装晶体、满口义齿、靠机器起搏的“假人”。岁月的沧桑写满了老人的脸庞、侵蚀了老人的身体,但她对幼年生活却记忆犹新。

  “1907年,我生于成都,父亲为我取名为‘芬’,字‘畹青’。”三岁时,父亲开始教畹青识字。读私塾的两年时间,畹青熟读四书及论说立范且开始学对对联,是年龄最小而成绩最好的学生,深受先生喜爱,师母对她倍加疼爱,冬天早晨还煮醪糟汤圆为她御寒。

  四岁时,畹青父亲去世,十三岁时母亲也离世。在外祖母的抚爱下,畹青考入国立高等师范(四川大学前身)英语部学习。毕业后在成都、涪陵等地教书。

  同道佳偶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她与丈夫创办“成都开明书店”;制作风靡全川的“活页文选”。

  也许是对往事的回忆触及了老人的思绪,在其孙女找出的一本相册中,一张发黄的老照片上,年轻的李畹青穿着旗袍、披着西式婚纱,笑靥如花;身旁的丈夫穿着传统中式礼服、手执礼帽,风度翩翩。

  “1926年,在我最青春的时候,和丈夫相识并结婚,这是我一辈子的幸运。”

  李畹青的丈夫冯月樵出生在四川南充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家庭。从事教育工作的畹青和冯月樵十分投缘,两人迅速结为伉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两人在祠堂街(现人民公园对面)创办了阅览室,免费为读者提供省内外十几种报刊,后来与上海开明书店订立特约销售,试办“普益协社书店”,后改名为“成都开明书店”。由于新书畅销,祠堂街新书店渐添,最终形成了著名的新文化一条街。

  1937年日寇侵华,山河破碎。悲愤中,冯月樵、李畹青夫妇与共产党员黄启明共同编印“救亡文选”四处散发。“我们用铅字排版,夹江土纸印刷,制作了低廉的‘活页文选’,减轻了师生们的负担,让更多的贫困学子读到了好文章。”畹青老人曾经回忆说,“活页文选”最后风靡全川,对普及文化教育、传播新思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超龄”老师

  她善于对顽皮学生巧妙教管,由于师生都不舍得她走,她一直工作到75岁才退休。

  上世纪40年代,李畹青在文庙后街开办了“译之托儿所”并担任所长。解放后,她又先后在陕西街小学、龙江路小学、暑袜南街小学任教。除了擅长教育顽皮学生外,畹青还精通会计事务,长期兼做学校总务主任,为了修建校舍,她三次跌伤腕骨,好友黄稚荃(省政协常委、诗书界名人)为此赠畹青诗句:“雄心不吝骨三折”。

  由于师生员工都舍不得畹青老师,挽留其一直工作到75岁,退休后还被推选为退休管理小组长。为此,老人还专门搬到学校居住,而她的宿舍也成为了退休教师们的“活动中心”,老同事们在此喝茶、打麻将、看书报、拉家常,其乐融融。在老人90岁之后,这些老同事朋友还到畹青老人居住的女儿家看望,每月定期陪她打麻将。

  书香后辈

  老人子孙后代已有50多人:博导3人、博士5人、硕士7人,教授及高级工程师7人,两院院士1人……

  “我们期望沿着母亲的人生轨迹,与子孙后辈们分享慈母整整一个世纪的人生幸福。”李畹青老人的三女儿冯秉英说,老人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将成为这一大家子的传世之宝。

  畹青和丈夫先后生育五女二子。受父母“文化救国,实业兴国”思想的影响,子女们都热爱学习,均以优良成绩进入大学。“父母非常尊重子女的志趣,同时教导我们对国家和社会要有责任感,有所贡献。”冯秉英说,其几个兄妹大学毕业后都曾尊重父母意愿,前往祖国边疆以及山区建设。为此,老人还主动承担起对孙辈的教养。

  至今,畹青老人的孙女国臻还记得,1994年她大学毕业初涉社会,尚不能适应,苦闷不堪。为此,畹青老人便搬去同她一起食宿,每日相伴,陪她散步漫谈,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分析社会百象,使她得其所解,舒心工作并顺利考上硕士研究生,后又在中国科学院获博士学位,现移居加拿大。

  现在,老人的子孙后代已有50多人,其中大多就职教育战线且表现杰出:博导3人、博士5人、硕士7人,教授以及高级工程师7人……其四女婿刘永坦为“两院院士”,任哈工大博士生导师和研究生院院长等数职。

  翻阅着一张张全家福,畹青老人的脸上写满了笑容。

  祥和晚年

  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生活简朴,甚至连擦脚毛巾破损了,一补再补也不肯丢弃。老人常说“物尽其用,人要惜福”。

  虎年春节后,已经103岁高龄的畹青由于身体不适,至今还卧病在床,但老人仍保持了写日记的习惯。透过老人的日记,我们能清晰地看出这位老人的夕阳之美,还有我们身边这座城市的沧桑变化。

  “1947年,成都米商囤积居奇。”一连好多篇日记,李婆婆都写到了成都买不到米或米贵的情形。当年五月十五日,“米价平价出售,闻牛市口聚有数万人,政府谨命今夜停电戒警……”一本写于1947年的日记,记录的大都是小老百姓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如今,由于年纪过大,日记记录的内容已从从前的叙事变成了以摘抄报纸为主。“她每晚睡前写日记,然后躺在床上看书,这都成了习惯,不完成就睡不着觉。”三女儿冯秉英说。

  2002年10月8日,一位拄着拐杖来到“百年沧桑成都巨变”展厅的老人进入本报记者的镜头,她就是李畹青老人。90年前,老人住在现成都人民公园对面的低矮平房里。现在,她和女儿、女婿住在高层电梯公寓中。说起成都人90年来居住情况的巨大变化,老人十分感慨:现在的居住条件,那时的人想都不敢想。

  2007年3月28日,畹青老人的同事、学生们在总府路一家餐厅,专场为这位成都教育系统目前最长寿的教师补过了百岁寿辰。尽管已经百岁高龄,但畹青老人仍能喊出不少老同事的名字。师生情、朋友情在这个独特日子里汇聚。

  儿孙们说,尽管老人年事已高,但她仍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心态———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生活简朴,甚至连擦脚毛巾破损了,一补再补也不肯丢弃。老人常对儿女们说的一句话就是“物尽其用,人要惜福”。本报记者 李天啸 邹小非

  老人日常食谱:粗粮、90寿辰后吃素,不挑食不浪费。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0-04-23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