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刚刚参加成都市教育局举办的欢送会的退休教师肖钧心情非常激动,61岁的他下周就要前往崇州市一所农村中学报到。
一个多月前,成都市教育局启动了“常青树——名优退休教师下乡兴教计划”,面向全市招募部分名优退休教师,到基层义务教育学校发挥“传帮带”作用。经过面试、资格审核、体检,24名退休教师成功入选。他们将被派遣到成都市8个区县的农村中小学任职。
“集结号”一吹,200多名退休教师报名
9月中旬,成都市教育局面向社会发布公告,希望在中心城区聘请一批名优退休教师到基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挥余热,帮助当地学校发展。计划采取自愿报名、公开选派的方式。
“集结号”发出后,立即吸引了众多退休教师争相报名。据介绍,不到两周就收到了200多位退休教师的简历,其中不乏居住在成都的外省名优退休教师。
81岁的廖思微是年龄最大的应聘者。退休前,他是成都理工大学的副教授。他说,希望能将自己几十年积累的数学教学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年轻教师,帮助学生从小打好数学基础。
去年刚从河北廊坊市一所中学退下来的肖钧告诉记者,他当了一辈子教师,对教育、对学生都充满了感情,退休后,一直想再回到学校发挥余热。“常青树”计划帮他圆了这个梦。
按照计划,成都市教育局将对报名者进行面试、资格审核、体检,综合各阶段考查情况,根据应聘者志愿和基层学校的实际需要,选拔派遣50名高水平退休教师赴基层农村中小学任职。
“常青树”计划旨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
“常青树”计划启动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来自湖北襄樊一所市级示范小学的退休教师达应玲谈起“常青树”计划直竖大拇指,她说:“我希望给农村学校带去先进的教学理念,减轻孩子们的课业负担。”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游永恒认为,“常青树”计划是政府做的一件大好事。“基层农村学校特别需要有先进教育理念、丰富教学经验和强烈责任心的教师,而名优退休教师正是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行家。”
据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崔昌宏介绍,“常青树”计划目的是充分发挥名优退休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逐步解决农村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帮助提升农村教师素质和专业水平。该计划也是成都推进教育一体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据介绍,“常青树”计划设立了学监、导师、把关教师三种岗位。“学监”将负责设岗学校发展规划指导,监督其教育教学,并引领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发展;“导师”则需负责设岗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举办专题讲座等实施专业引领,起好学科示范作用;“把关教师”将承担设岗学校的部分教育教学任务,并负责设岗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指导工作。
成都将建名优退休教师下乡兴教长效机制
11月初,经过严格的面试、体检、资格审核,24名名优退休教师获聘成为第一批“常青树”计划人员。他们都具有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大学副教授以上职称,大都获得过全国、省级、市级优秀教师或省特级教师以上荣誉称号,其中4名曾经担任过名校校长或副校长职务的优秀退休教师获聘为“学监”,将被分派到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等4个地震重灾区,指导当地灾后教育重建。
这些名优退休教师到岗后,日常管理由谁负责?据崔昌宏介绍,无论是学监、导师,还是把关教师,聘任后的日常管理都将由设岗学校负责;学年度结束时,他们还需述职总结自己的工作。
“常青树”计划教师服务期为一年。按照规定,当地政府或学校将给老教师提供不少于10平方米的临时性住房,并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老教师每月还将获得包括工作、交通、通讯补助等在内的补助金。
设岗学校对“常青树”计划教师都持欢迎态度。新津县花源小学申请了一位语文“把关教师”,校长雷忠告诉记者,学校已经为老教师安排了住房,希望老教师能在语文学科上加强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他同时建议,希望教育部门派遣更多的音乐、美术等老教师到校,以缓解农村学校艺体类师资缺乏的现状。
据了解,成都市接下来将建立名优退休教师信息数据库,形成名优退休教师下乡兴教的长效机制,力争3年内实现每一所农村中小学校有一名名优老教师的目标。
-本报记者 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