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学者:高校“青椒”兄弟真不容易


 

  我们这些在研究院所工作的年轻人,算不算“青椒”(青椒:大学青年教师)?“说文解字”,不算。虽然同样“青涩”,经历和感受也有不少一样的酸涩,但我们不教书,可以专心于研究。大学“青椒”比我们苦,他们承担着很重的教学任务,有的还要做班主任之类工作,但又必须搞研究,因为相比教学,高校似乎更看重研究成果,评职称、拿课题等等,都得凭成果。心挂两头的“青椒”,不容易啊。

  收入,我们也许会比同龄的高校青年教师少些,因为不教书,也就没有课时费。但这课时费岂是好赚的?不少昔日同窗、今日“青椒”向我感叹,教书越来越难了,现在的学生比我们那会儿有个性、有想法,而且网上信息多的是,某些新知识、新观点,他们比老师掌握得快,也很会思考。如果不花足够精力和时间更新知识,上了讲台就没本事吸引住学生,学生们一失望,给的教学评估打分就会很难看。

  此外我发现,不少学问做得不错的青年教师,不是上课那块料,自己苦不堪言,更会误了学生。大学为什么不能用人所长而避人所短?起码要给他们做做培训,上课是有技巧的。“茶壶里装饺子,肚里有,倒不出。”我看这是学校的错。许多大学都有管理系,因为“效益”好还格外当回事,但大学管理怎会如此粗放?

  不过高校也有“管理精细”的地方。所里几位同事原先都在国内知名大学工作,来了之后,看到我们这边申报副高职称,只要一本论著加一两篇学术论文,这就是“硬条件”了,都不敢相信。高校可不这么“粗线条”,有的大学每年给老师打分,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分别发在何种级别的期刊上、有否出版专著等等,都依据不同权重算成分数然后累加,再从高到低排名,这才是职称晋级的依据。这样的打分,颇像大学生为了拿奖学金而比拼GPA(绩点),竞争的激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进社科院工作5年后评上了副高职称,从此开始独立担任一些重要课题的负责人。但在一些大学,很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省部级项目,副教授是没资格申请的,即便达到申请标准,副高的“身份”也没竞争力——副教授与教授的机会差别想不到如此之大,那就更别提还是讲师的“青椒”了。据我所知,不少年轻讲师完全够格晋升副教授,但名额已满,几年升不上去。接课题项目,好比滚雪球,接了第一个才会有第二个,越接越多,但这种叠加效应在“青椒”身上很难显现,对他们的发展很不利。

  近年来,我还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每年大学寒、暑假过后,总是我们这边的核心期刊收到大学青年教师论文数量最多的一段时间——很可能,假期里他们才有充裕的时间安心做学问。想想自己,我知足了。借这个机会我想说:“青椒”兄弟,你不容易!(文汇报;童任)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1-04-15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