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突破教师职业倦怠的“三重门”


  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反过来又会作用于工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不仅对工作有极强的破坏力,而且会导致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受损。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相互纠缠,加之工作的挫折感、无助感,更令教师走不出职业倦怠的怪圈。为此,本报特邀北京教育学院张红副教授撰文,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从原因到对策的深入阐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不知不觉间成为时下教育界的流行词汇。众多中小学同行们时常把它挂在嘴边用以调侃自己和别人。据说老师们凡出现了种种身体或心理的不适,无论自己还是别人,都会脱口而出:“唉,没办法,这是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不禁令人深思:本该充满激情的教育事业,何以被倦怠这样的词汇困扰?倦怠是否是教师职业生涯不可逾越的“七年之痒”?那些优秀的教师们,他们也经历过职业倦怠吗?正处于倦怠状态的教师,又该怎样尽快走出困境?本文试图从教师职业倦怠的“三重门”这个角度出发,分析职业倦怠的表现及成因,试图探索一条突围或破解之路。

  第一重门是身心倦怠,通常表现在行为上,正如辞海中的解释,“倦”的意思是疲乏和厌倦,“怠”的意思是懒惰和轻慢。这个状态中的教师,通常是身体疲惫,情绪厌倦,行为懒散,对一切都提不起精神。无论身体和心理都呈现出一种超负荷运转后的失调和懈怠。身体是亚健康的,情绪是焦虑和易怒的,工作效率降低,注意力迟缓,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能力都大大下降,对工作中的问题有本能的畏惧和厌烦情绪。这也通常是倦怠最直接呈现出来的症状。

  第二重门可以称之为关系倦怠。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小学教师更是如此。在一线,曾经把班主任老师比喻为“桥梁纽带”。以此来说明教育活动中关系的重要性。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一种良好的关系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愉悦氛围,从而影响和感染其中的每一个人。所谓关系倦怠,其实指的是中小学教师呈现出来的交往中的退缩性行为。如害怕跟学生、家长、同事甚至领导打交道,在沟通中通常表现出负面的情绪,不是恐惧就是负气,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关系,从而产生无力感,进而出现回避。如有许多老师不愿意见到学生,有不少老师很害怕见到家长,有一部分老师在学校里处于封闭和很少交往的状态,等等。

  第三重门是价值倦怠。或者说成就感极其低下,从而影响了意义感。时下,我们经常提倡做幸福教师。伦理学对于幸福的解读是快乐加意义。快乐是一种感觉,意义是一种价值。意义影响快乐,快乐加深意义。对于老师们而言,教育事业天然具有正向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不容置疑的,因而人们总是不吝惜用最美的词汇来赞美这个职业的神圣。但物极必反,恰恰是这种过度的高标追求,使得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神性和人性之间处于迷失状态,对教师职业的高期望在某种程度上转化为高压力,使得很多老师徘徊在半空中,充满了虚无感。随着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老师们普遍感叹,学生变得越来越难教,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落伍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体会不到成功和成就感,无法产生快乐,而且严重降低了教师工作本身较高的价值感。

  如果我们分别用一个词汇来描述这“三重门”的特征。那么第一重门是“疲倦”,第二重门是“退缩”,第三重门则是“失落”。

  导致第一种倦怠的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工作本身的繁琐和劳累。是一种体力和精神的透支。其倦怠最主要的感受是“辛苦”。传统意义上,很多人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时候,都有一种潜在的心理期望——不太劳累。有许多人直言不讳地表明:教师一年有两个假期,这本身是重要条件之一。然而近些年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们普遍反映教育教学的负担很重,加班加点成为常事,假期和周末也常常被各种各样的继续教育和学历补偿教育所占用。从而使得工作负荷越来越重,休息时间日益减少。一个现象足以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一线中普遍存在的“班主任选聘难”的问题。为什么大多数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呢?无非是班主任工作本身事情琐碎杂乱,辛苦劳累,没有边界,权力有限而责任无限带来的。

  导致第二种倦怠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工作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传统的学校被称为象牙塔。围墙隔开了学校和社会的距离,教室阻断了老师和老师之间的联系。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是个封闭的职业,关起门来老师们都无形中变成了手工业作坊者,在自己有限的空间中享有几乎绝对意义的主导权。不仅教师与代表社会的家长之间,教师群体之间亦缺少足够的互动、分享和交流。老师们最需要处理的关系其实仅仅是师生关系,而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结构中,老师占据了话语权和制高点,所以能够相对轻松地应对。而现代教育中,教育作为民生问题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它不再是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而成为社会中的话题焦点。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权力教育向着能力教育的方向嬗变,家长们日益希望享有教育的参与权,希望能够与教师实现平等对话,信息时代使得老师们失去了几乎是天然优势的“闻道在先”。民主和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孩子们开始渴望获得师生关系中平等的对话权。这一切都使得老师们很不适应,缺乏处理这种关系的准备和能力,有强烈的不知所措的感觉,这其实是一种极度不安的表现,是隐藏着的内心恐惧。如果再加上学校文化氛围不好,没有彼此接纳和欣赏,没有足够的分享和交流,这种恐惧就会进一步加深,从而呈现出在教育关系中的退缩和回避表现。如老师们常说的,一见到学生就头疼,一看见家长就犯怵等,其实都是这种倦怠的体现。

  导致第三种倦怠的原因其实是对工作意义和自我价值的迷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三个哲学的本原问题其实也常常在我们的职业中出现。“我是谁”属于对角色的认同感。相当一部分老师无法实现这个认同感,容易出现角色混乱。原因在于不了解教师职业本身的特质,因而老师们时常徘徊在人与神之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一方面是从过去到现在对这一职业持续不断的道德讴歌,另一方面是现实中无论经济还是其他方面实实在在的地位尴尬。一方面是对神性的追求,一方面是对普通人性弱点的抗争,二者之间的挣扎常常令老师们纠结不已。“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其实考量的是老师们对教育是什么的理解。究竟什么是教育?是没完没了的机械练习,是成绩至上的强化训练,还是对健康身体和美好心灵的培育?相信很多老师们迷茫不已。忽左忽右的价值挣扎,无效和低效劳动的周期性重复,使得老师们对这个工作既产生不了成就感,又时常怀疑意义感,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心灵和精神的迷失,从而导致倦怠。

  笔者做教师教育多年,近年来也不断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我认同以往研究中对于教师倦怠成因的问题分析,但总有一种不够透彻的感觉。或者说,在教师职业倦怠的“三重门”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第一重,毕竟它最为明显和直接。但其实,第二重和第三重更为关键。正如心理学中的冰山模型所暗示的那样,呈现出来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其实都隐藏在冰面下。关系倦怠和价值倦怠问题,更值得关注。

  在如何走出倦怠的问题上,不宜一刀切地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根据倦怠的表现找出最根本的原因。来自组织的原因需要组织解决,来自个人的原因则需要个人努力。第一种倦怠可以通过减负增效,工作或思维方式的优化来解决,第三种倦怠则一定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意义引导来解决。因材施教,具体对待,这是我们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原则。(中国教师报;张红)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1-04-19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