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与学生同吃同住40年的教育家:蔡林森


  编者按 知道江苏泰兴洋思中学老校长蔡林森的人都称他为“英雄”:70年不悔人生,他把其中最美好的50年奉献给三尺讲台;50年从教生涯,他有40年与学生们同吃同住,扮演着父亲和良师的双重角色;20年做校长,自己的孩子居然要靠妻子起早贪黑编手套赚钱才得以完成学业。他并不是舍身取义、见义勇为的“英雄”,他只是千千万万教师中的一个,走到人群中也不惹眼,但只要认真品读他的人生路,你就会明白,在他平淡无奇的外表里确实藏着一种英雄的气质,这气质浸润着他对教育的无比忠诚。

  50年的讲坛岁月

  蔡林森,江苏省优秀党员,泰兴洋思中学老校长,有个绰号叫“犟驴”——只要是他认准的事,十匹马都拉不回来。

  小学毕业后,家里穷,揭不开锅,蔡林森只好一边干农活一边自学。他所经历的,不愿意其他求知若渴的孩子们再遭受一次。

  蔡林森与讲台的缘分,始于1960年8月。从泰兴师范农师班择优提前分配至城西农业中学任教的他,第一次拿起教杆,就迷恋上了三尺讲台。

  因为工作出色,他被调到天星镇洋思村的洋思中学。

  1980年的洋思学校,两排平房,5个教学班,13名教职工,固定资产不到3万元,学校连张床都买不起。

  他在地上栽了几根木桩,钉上木板当床。一年四季,床上只垫一条草席。

  蔡林森留意到一件异常难办的事情:课堂上,教师把45分钟全部用来教授知识,从上课到下课,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表面上看,学生上课不用动脑动手,似乎很轻松,可是学习效果并不好。再加上教师把大量的作业压到课外,不少学生因为作业负担过重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蔡林森忧心忡忡,常常捧着饭碗出神。蔡林森的老同事后来说:“仔细想想,老蔡真的不简单,那么早就琢磨现在我们称之为‘素质教育’的事儿!”

  一次听课让他茅塞顿开。课堂上,一位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小声嘀咕了一句:“这些我早就会了,还在讲!”

  这不经意的一句话,让蔡林森眼前一亮——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会的就不用讲了,重点攻克学生不会的重点难点,这不就提高了课堂效率吗?

  课间,他马上把自己的想法同任课老师进行了交流,让任课老师在课上先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带着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并完成少量的检测性练习。

  学生一改之前的沉闷状态,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看书、演算。出人意料地,老师只讲六七分钟,这堂课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蔡林森一看表:距离下课铃响还有近20分钟。他随即示意老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新学知识。

  课后,任课老师不解:“学生在课堂上把课后练习做完了,那么他们课后不就没作业了吗?”

  蔡林森两手一摊:“做作业是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已经学会了,还要那么多作业干什么?”

  周围人都笑起来。

  这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不久被推广到其他学科,形成了后来在全国教育界被奉为教学经典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课堂效率高了,课后作业少了,学生学起来轻松多了。教学改革让原本“设备三流、生源三流、师资三流”的洋思中学声名鹊起,一时间,从全国各地来取经的人络绎不绝。

  出名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向他抛来的橄榄枝一个接一个,开出的薪酬也一个比一个高。60岁那年,有民办学校找他当校长,承诺年薪50万元,还有300万元的股份。

  老蔡当场谢绝了:“我是为了教育,不是为了钱。”

  他不仅拒“钱”,还拒“官”。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周德藩多次邀请他到省教育厅任职,没想到这个有些人求之不得的美差被蔡林森婉拒。

  周德藩半晌无语,对他更加敬重了。

  白天当校长 晚上当爹娘

  在蔡林森心里,所有的学生都是“宝”。“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是他独特的教育经。

  这个灵感来自蔡林森自己的孩子。

  蔡林森有两子一女,三个孩子小时候都在老家的小学上学,由于他很少回家,无暇顾及,孩子们的成绩均不理想。大儿子上一年级时,不识数,跟不上班;二儿子上四年级时,曾经把成绩报告单上的算术“68”分改成“88”分;小女儿小学毕业时,成绩全班倒数第一,是全镇26名未考取初中的学生之一。

  孩子们的老师对蔡林森摇头直叹气:“你也是老师,可你的孩子怎么一个不如一个?”

  一句话让蔡林森内疚了好久。

  孩子们到洋思中学读初中后,他义不容辞地成了“辅导老师”,利用散步、洗脚和临睡前的时间,蔡林森见缝插针地给孩子“补课”。

  渐渐地,三个孩子学会了自学,读完初一都一跃成为优秀生。

  期末考试后,三个孩子拿着成绩单雀跃而来。

  他没有笑出来——一个念头把自己都震倒了:如果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去教每个学生,还有哪个教不好呢?

  他决绝地搬进学生宿舍,开始与孩子们同吃同住的40年。

  白天一校之长的蔡林森,晚上成了学生的爹娘。

  蔡林森一直睡在学生宿舍的六楼,和他同宿舍的是几个出了名的调皮学生。夜里起身的时候,他总会留心学生的被子盖好了没有;发现上铺的孩子睡得太靠床沿,他就会轻轻地拍醒他们,让他们朝里面挪挪,防止坠床。

  蔡林森常说:素质教育就是要用真情、真心去教育学生,要用老师的精神、情感、形象去感动学生。蔡林森带过的孩子们都说,像蔡校长这样用心,就算是一块石头也早被捂化了,更何况,蔡校长的心是和他们的情感脉搏一起跳动的。

  早上5点起床,他比孩子们要早起一会儿,洗漱、读书、计划一天的工作。5点50,他准时站在学生公寓门口,迎接每个早锻炼的学生,“我要让学生每天第一时间能见到我”。

  6点10分,蔡林森和全校学生一起跑步。

  他把名片发给每位家长,把手机号告诉给每个学生,“他们有什么困难、意见,随时可以给我发信息。”

  学生有什么问题都愿意告诉他,“我的手机短信常常是满的。”

  由于把心思都花在学生身上,蔡林森一周只有星期六才能回趟家,然而在这一天的时间里,他念念不忘的还是学生。

  70年清贫——“我骗不了自己的心”

  见到蔡林森时,他正在办公室了解老师的任务完成情况,手里攥着厚厚一叠家长意见书,每一页纸上都布满了红色的圈圈点点。

  这一刻,我竟然有片刻的犹豫。

  我不敢相信,眼前这位身着雪白衬衫、浅灰外套,说话做事干净利索,看起来不过五旬的人就是传说中的“人民教育家”,而那双看过70年人生风雨的双眸,何以如此纯净如水?

  70岁高龄的蔡林森,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虽然头发花白,脸上也有岁月的痕迹,但是浑身活力四射的精气神儿却使他看上去比同龄人年轻十岁、十几岁。

  有人好奇蔡林森是如何保养的。“无欲则刚,因善而清。”他说。

  “我的人生乐趣全部来自学生。”蔡林森说。就像农民看到了成熟的庄稼会充满收获的喜悦,只要发现学生有进步,他在睡梦中都会笑出声来。

  对学生的爱让蔡林森异常大方。每年大型考试,他都会慷慨地拿出自己的工资给学生发补助,700多名学生每天发20元生活补助,仅此一项就要花去6万元。平时他还资助贫困学生,帮他们交学费、补贴生活费。

  提到蔡林森,家长张小玲几度哽咽。

  她说,孩子上学,好几次因为没钱差点辍学,每次都是蔡校长化解危机,至今已帮孩子垫了4000元。

  每次,蔡校长都只说一句话:“应该的,只要孩子能成才。”

  可又有谁知道,他家经常陷入“经济危机”,自己的孩子靠妻子起早贪黑编手套赚钱才得以完成学业。 

  他的妻子说,左邻右舍中,她家的房子一直是最旧的,直到1994年住的都是当年结婚时建的两间土墙草房。一逢冬天刮西北风,房子就在大风中摇摇晃晃。雨天更糟糕,雨水漫积得根本无法居住。后来借了四万多元,才盖上两间石灰墙水泥地的简易楼房,而家里所有的摆设,从床、柜到桌椅,都是家里几代人传下来不知道用了多少年的破旧家具。

  有人不相信当了二十几年洋思中学的校长,能决策投资六千万元建成江苏省示范初中,投资一亿多元建成洋思中学新校区,退休时却两手空空。

  蔡林森对此有自己的想法。

  “我要培养的是正直的学生,而培养正直的学生自己首先就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如果自己都做不好,还要要求学生这样那样,那不是教育的骗子吗?我不做这样的骗子,我骗不了自己的心。”(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1-05-09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