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让迟开的花朵也有春天:记特教学校校长刘佳芬


 让迟开的花朵也有春天 

  ——记宁波市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 

  本报记者 严晶晶 

  为了找回流失的聋哑学生,她背着女儿走遍浙江宁波象山的小渔村;为了让智障学生能融入社会,她不怕吃闭门羹,厚着脸皮四处求人;为了兑现让每一个孩子有变化的承诺,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在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20年里,宁波达敏学校的校长刘佳芬凭着女性特有的慈爱和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用爱浇灌迟开的花朵。在她的呵护下,聋哑学生实现了100%就业,智障学生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她先后获得了浙江省青少年维权岗先进个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2010浙江教育年度影响力人物等荣誉称号。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变化 

  19918月,刘佳芬从一所农村中心小学调往象山县聋哑学校。经过半年培训,她成了象山聋哑学校的一名副校长。 

  当时,很多山区海岛经济困难家庭因为供不起学校的伙食费,不让孩子上学。为了解决学生吃饭难、读书难的问题,刘佳芬东奔西走,争取到了15万元补助金。钱拿到了,接下来就是把流失的学生一个个找回来。刘佳芬背着自己年幼的女儿,走遍了象山县的小渔村,终于让孩子们都回到了课堂。 

  1997,刘佳芬接受了另外一项挑战,担任宁波市唯一的全日制弱智儿童学校——达敏学校的校长。为了教好智障孩子,她提出了分层教学与单元教育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针对重度、中度、轻度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了生活自理、适应社会、自食其力的目标。 

  分层教学一度让一些学生的家长很担心,刘佳芬耐心地向每位家长作了解释并保证:给我时间,我一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变化!” 

为了履行承诺,刘佳芬和任课老师一起认真研究个案,反复商讨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提供单独的教学辅导,还自编了以生活为核心的校本教材。学生们渐渐有了变化,以前分不清花和草的中度班的学生在课堂上认识了蔷薇、月季、菊花,还有学生捧回全国和省、市各类特殊学生比赛的奖牌。

 用阳光和爱给孩子们勇气和希望 

  在从事特殊教育的20年里,刘佳芬一直享受着爱与被爱的快乐,在接受政府、社会帮助和关怀的同时,她倡导奉献,致力于特殊教育的深入推进工作。 

  2008年,在刘佳芬的倡导推动下,宁波市海曙区成立了支持性教育资源中心,由达敏学校指导推动区域内各中小学开设支持性教育资源教室,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开展诊断评估、心理测试、康复训练。几年下来,达敏学校的老师每周风雨无阻地到各普通中小学送教,为随班就读的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 

  刘佳芬的爱也在影响学校的老师,大家拧成了一股绳。多年来,这支教师队伍不仅稳定,还主动承担教材编写任务,其中不少教材已成为省内外许多特殊学校的通用教材。学校智障教育服务热线加盟了宁波市81890服务平台,面向省内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和家长,全体教师除了每天轮流值班接受咨询外,还主动为病重不能上学的孩子送教上门。 

  月虽残,亮如雪,高挂天空谁笑缺。是刘佳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年来她用爱呵护一群特殊的孩子,把阳光和爱播撒在这些孩子身上,给予他们走向未来的勇气,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拥有属于自己的春天。(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1-08-23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