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大山中的教师有甜有苦(图)




刘政时在游戏中教英语。本报记者王斯敏摄
 

  湖南长沙宁乡县黄材镇月山村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山村小学——学生不多,400人出头;校园很小,走一圈下来不过几分钟;条件简陋,没有餐厅,没有礼堂,甚至不通自来水……

  刘老师讲课好有味

  卡通图案T恤、牛仔裤、黑白格子休闲衬衫、黑框眼镜,一个阳光时尚的大男孩往讲台上一站,用纯正的英语向六()班学生“say hello”

  从没想过,山村小学的英语课会上得这么生动欢快。

  他带着大家做游戏。猜单词、找朋友,40分钟很快过去了。

  刘老师好不好?”记者问。

  好!刘老师讲课好有味!学生们开心地叫喊着,围拢在他们的刘老师身边。

  刘老师名叫刘政时,毕业于怀化学院,今年9月刚来到学校,是全县为农村校定点招聘的年轻教师之一。

  刘政时给记者看他的作息时间表:620起床,晚9点入睡,其间所有生活都和学生们在一起,唯一的娱乐就是上网。为了他们查资料方便,校长王斌专门把8兆的宽带装进了校园。饭菜和学生一样。每周回家一次,得先蹭同事的摩托车,再到镇上坐大巴,摇摇晃晃两个多小时。

  苦吗?他说:不。山里的孩子好纯朴!你对他好一分,他恨不得回报你十二分。我衣兜里经常被他们塞满橘子。他幸福地说。

  也有忧心的地方。比如孩子们的知识面。太窄了,讲起很多常见事物,他们都没概念,这样对成长很不好。”“希望教学设备能多一些,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好一些,不要让大山把他们的未来隔断了。他说。

  我劝女儿回来,也盼更多年轻人来

  58岁的老教师姜立平,看起来很年轻。

  城里很少有学校需要老人了,这里却很欢迎我们,他笑。

  姜立平退休已经三年了,过去是黄材镇中学的化学老师,今年2月应月山小学邀请重拾教鞭。

  为什么回来?一是对学校的感情,二是对教书的留恋。1980年,当月山小学还设有初中部的时候,姜立平曾在那里工作四年。

  姜立平不是个案。月山完小共有教师19名,其中50岁以上的有9名,55岁以上的6位。

  学校还把五年级美术的教学任务给了他。我一个糙老头,大半辈子没摸过画笔,真是搞不赢啊!他只好照着课本讲,让学生们自己画,遇到折叠、裁剪等难活儿,实在看不懂,就临时改内容,让学生自由创作。

  王斌谈到此事也很无奈:“缺老师呀!体音美都没有专职教师,但我们还是坚持开。

  今年9月,姜立平的女儿姜妹娟通过定点招聘考入了月山小学,和父亲成了黄金搭档”:父亲教五()班数学,她教语文。她说,这都是父亲百般动员的功劳。

  开始我还有些顾虑,很快发现父亲是对的,回到月山,每天都感觉特别开心,这里的师生、氛围都太好了!姜妹娟笑容满面。

这对讲台上的父女兵,最大的心愿就是——提高山区教师待遇,吸引更多年轻人扎下根来。姜妹娟以前在民办校教书,每月工资三四千元,现在才700多元,加上1000元左右的绩效工资,拿到手的不到两千元。我劝女儿回来,也盼更多年轻人来。可这里偏僻、条件差,再不给些激励,年轻人哪肯来呢?没有年轻人,又哪有未来呢?”

     “名人校长和代课教师妻子

  在黄材镇乃至整个宁乡,王斌校长响当当地有名气。

  原因很多——23年没离开教学岗位,语文教学水平居全县前列;愚公移山般抓校园建设,把破烂的平房建成了二层教学楼,盖起了教师宿舍、篮球场;学校各项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个人年年捧回一堆奖,还荣立过三等功……

  挖过他的单位很多:湖北襄樊铁路供应段、县教师进修学校、城里的几所中学……他都没走,不是不想,而是放不下。

  他总想多为孩子们做些事。

  月山村有8000多人口,人均年收入2780元,65%劳动力外出打工,学校里72.4%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他收拾出一间屋子,挂牌留守儿童之家,为孩子们提供鞋袜衣物、学习用具,还免费开放电话让他们和家长联系。

  他的校园里,最显眼处有一行大红字——有爱走遍天下。我们常年接受关爱,要教会孩子们感恩,做个有爱心的人。他说,这些年国家政策好了,校园建设政府拨了不少款,还送来了优秀老师,上海百草缘基金会、中南大学商学院等单位也常年送爱心。为了回报社会,他组织学生们长期去敬老院帮扶老人,感受一下付出爱心的快乐。

  作为校长,他为学校近年来的变化欣喜,但心病和期望也是最多的——

  什么时候,孩子们能有宽展的运动场,能有专门的餐厅、礼堂和多功能室,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运动、开会都挤在楼前水泥球场上,吃饭在教室里解决,全校共用一台老式投影仪?

  什么时候,教师流动能不再这么频繁?每个学期,他下大力气培养的骨干、重金送去培训过的教师,总有几位要求调离,他发过脾气、掉过泪、交过心,最终还是放他们走了。情感留人我一直在做,待遇留人还得靠国家呀!

  还有,学生们的吃水、校车、宿舍楼,教师们的奖励、培训机会……都装在他心里。

  最后谈起的,才是自己。我不求什么了,只觉得亏欠妻子很多。她是个教龄23年的代课教师,英语骨干,全县教学的救火队员,口碑成绩都很好,却一直没有转正。他望向刚下课的妻子刘政。

  刘政低头不语。虽然每月工资只有450元,虽然因为身份问题失去了很多机会,虽然家务和教学两副担子压得她疲累,她却始终守在丈夫和学生们身边。她深为这个家庭骄傲——公公、丈夫、两个妻妹都是山村教师,自己又怎么能离开?

  一群山村教师,一份永远的守护。(新闻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1-10-04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