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活得更好,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如候鸟般奔波于落后的家乡和发达的城市之间,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对于农民工子女,要善于接近他们,体贴和关心他们,和他们进行亲密的交流。”黄彩云,江西赣州石城县东城初中教师,她的身边就有一个叫胡伟的留守儿童。 胡伟是黄彩云班上的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差、爱捣蛋,还是班上的“小霸王”,是个典型的问题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教育方法不对。”作为班主任的黄彩云通过多次家访了解到,胡伟的父母双双下岗,家庭经济不好,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附近的小厂房做帮工,一周只能回家一次,胡伟从小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照顾。常年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只注重对胡伟的物质保证,让他吃饱、穿暖,缺乏对他教育和学习的管理,使得胡伟养成了散漫的性格。
意识到胡伟缺少家庭温暖后,黄彩云决定联系胡伟的妈妈,并告诉她,“不能因为大人之间的矛盾而耽误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需要和谐的家庭和温暖的爱。”黄彩云和胡伟妈妈开始了密切的联系,双方及时将胡伟的内心感受相互传达,尤其在召开家长会时,黄彩云还单独和胡伟妈妈在学习上以及对还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与此同时,黄彩云开始尝试通过班长周记与胡伟沟通。慢慢地,三人组成的沟通桥梁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胡伟也开始与她和周记交流、谈心,日常的家庭生活、学习的心得等等。黄彩云还通过师生结对的形式成为胡伟的“关爱农民子女”结对志愿者,进一步在学习生活中对胡伟进行关心和爱护。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让黄彩云欣慰的是,胡伟的学习成绩和纪律性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最重要的是变得懂事了”。胡伟经常在班级帮助其他值日同学打扫卫生,主动为上课老师倒水、擦黑板,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在一次学校运动会后,黄彩云意外发现胡伟在文体活动方面有特长,就开始让他担任班中的体育委员,只要学校有体育比赛或其它文体活动时她就主动与胡伟商量,并让胡伟参与其中,尽可能地发挥特长。
“每个农民工子女的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只要我们教育者多给他们一份爱,每个人都很优秀。”黄彩云坚信,只要给农民工子女多一份关爱,给他们一片蓝天,他们就会向雄鹰一样展翅翱翔。 (新闻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