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想实现得太突然,至今好像还在梦中呢!”5月3日,河南省泌阳县马谷田镇马庄教学点老师徐云玲在新校舍施工现场和记者打开了话匣子。5月2日下午,新校址正式动工,两个月后,一所崭新的小学将用爱心筑成。
马庄教学点位于桐柏山深处,由于山高沟深条件太差,1983年建校后3年间来了6个老师,一个没留住。1986年徐云玲接任后,看着两间茅草屋实在不像教室,便同丈夫一块上山炸石头,然后拿出一年的工资,请人盖起了3间石头教室,当地山民形象地称之为“巴掌学校”。徐云玲在这个“巴掌学校”工作了26年,资助过86名贫穷孩子,当地学龄孩子无一辍学、无一失学,教育质量一直处于全镇学校的前列。
徐云玲的事迹通过媒体曝光后,她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她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给山里娃儿建一所宽敞明亮的学校,于是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帮她圆梦。
上海一家网络公司副总裁滕飞亲临马庄教学点考察,他被徐云玲在艰苦条件下的坚守而感动,回去后通过会议决定:从4月1日起,其官方微博每增加1位粉丝,公司就向泌阳县马庄教学点的孩子们募捐1元助学款。至4月底,16万元到了徐云玲的账上;
浙江卫视主持人组织了“一块砖的梦想”活动,网友每转发1次“一块砖的梦想”微博,浙江卫视主持人们就捐一元钱,目标是10万元;
开封市一家公司老总看了新闻后,开车300多公里赶到马庄,只为留下1万元表敬意,走时死活不说自己的名字,连联系方式也不留;
……
徐云玲被社会的爱心感动不已,她决定捐出自己的7间老屋,用社会的爱心款在老宅建新校园。徐云玲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有一间房住就够了,她要用社会的捐款像模像样地盖个学校。先期的钱已经够盖两间教室和图书室、电脑室、卫生间及厨房。徐云玲说,等所有的钱都到账后,会再盖两间教室,这样学前班和一、二、三年级就可以分开办了,到那时,全国各地捐来的上万册青少年读物和数十台电脑就有了用武之地,山村小学也和城里的差不多了。(新闻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