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文教新闻
  

广东大学生就业调查:并非所有专业都"过冬"


来源: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 (记者 刘黎霞 实习生 詹淑卿 通讯员 王丽霞 刘慧婵)入伍名额只有1个,30名大学生报名!又到一年新兵入营时,记者在广东各高校新兵欢送会上了解到,今年大学生参军热情比往年高涨,中山大学20学生争夺10个名额,最后6人应征,华南理工大学仅1个名额,有30人报名。

  女生想报名可惜无名额

  昨日,中山大学校领导和百名学子在学校小礼堂举行6名应征入伍的大学生欢送会。

  中山大学今年应征入伍的义务兵共有6名,其中3名是应届毕业生。海珠区武装部副部长蒋三春介绍,今年是国务院、中央军委征兵工作改革的重要一年,其主体对象由过去的农村青年、城镇待业青年转为高中以上的各级各类院校毕业生,并优先征集高学历青年、应届毕业生。

  “今年是最后一次入伍机会了,以后将再也没有了”,中大大四学生叶恒称这次能应征入伍终于圆了当兵梦,可以体验军队的生活。华南理工大学唯一入伍学生罗志雄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军事迷,平时喜欢关注世界形势、各国军事力量报道,尤其关注台海局势和中日关系发展。

  中大校武装部负责人介绍,今年还有8名女生想报名应征,不过女兵名额并无分配到高校。

  入伍政策调激发参军热

  记者了解到,今年学生参军热情比往年高,海珠区分配给中大的名额有10个,该校报名的学生就有20个,而往年只有10人左右报名。在华南理工大学,该校有30人报名,经过面试、体检、政审等严格筛选后,只有1名学生入伍,这也是实施新兵役法以来该校第一名应征入伍参军的大学生。

  中大校武装部负责人介绍,在今年应征报名的学生当中,大部分为毕业生。如中山大学大三、大四报名的有14名,占全部报名应征人数的63.6%,往年只是10%左右。

  “大学生参军热的升温与国家对入伍政策调整有关,”华南理工大学武装部副部长赵廷稳介绍,今年国家征兵对象限定在初中以上,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更大,另外,今年整体严峻的就业形势可能对学生心理上有些影响,学生会认为,到部队锻炼并不影响学业,两年后可以继续修读,就算退伍的话找工作的路子也会宽些。

  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从小对军营有兴趣而最终选择报名,也有应届毕业生提到,与其找一份并不合心水的工作,不如先到部队锻炼两年,也许机会更多。

  优惠政策足学生无远忧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是社会热点议题。12月初教育部表示,将对2009届高校毕业生采取5、6月份进校预征参军的办法,部队招收士官时,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优先录取,对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退役士兵实行考研加分,些政策将作为缓解就业难几大举措之一。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广东高校出台支持学生应征入伍条件也颇具吸引力,如华南理工大学出台新规,服役期间,入伍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函授或自学原专业课程,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学生入伍后,学校退还其已交学杂费的剩余部分;学生学籍保留到退役后一年内;退伍回校复学的大学生,可以申请到本校其他专业学习等。中山大学表示,应届毕业生若在部队立二等功以上,退役后可以直接免试保送研究生。此外,按照广州市各区武装部的规定,新兵在服役满两年后退伍,有一次性经济补助7万-8万元。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8-12-16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