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普通的上海新疆内高班语文教师,为新疆内高班的学生教语文课已有10个年头。10年里,他坚持在寒暑假期间不远千里赴新疆家访,足迹遍布新疆70多个县市。他叫姚成平。
9月10日,以姚成平走访新疆学生家庭为主题的微电影《承诺》,在东方卫视等媒体播出,引起了热烈反响。微电影里,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为“上海爸爸”。
姚成平任教于上海市七宝中学,2003年,他正式接手学校新疆内高班预科班的语文授课任务。那一届预科班有40名学生,无一例外全是“民考民”考生。教学过程中,语言不通成了他面临的第一道坎。于是,每天上课之外的业余时间里,姚成平便试着用普通话,伴着大量的肢体语言跟孩子们“混”在一起。到了晚上,他又恶补起新疆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少数民族的风俗禁忌。
姚成平说,孩子们离家在外不容易,他肩上的责任不仅仅是传道授业,他还要替家长们照顾好他们的孩子。
2007年,离高考还有3个月,姚成平所带的新疆内高班学生亚生江突然得了肺结核。亚生江很焦虑,怕赶不上高考。那3个月,姚成平一直陪着亚生江,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冒着被传染的危险,赶到医院为他补课,告诉他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后来,亚生江如愿考上了大学。
10年来,姚成平没有和家人在一起过一次完整的寒暑假。每年大年三十,他都会在学校和他的新疆学生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
七宝中学新疆部主任王忠平说,利用寒暑假走访学生家庭在该校已成为传统,姚成平一直将新疆内高班的孩子们当作自己的子女。从北疆到南疆,10年间,他每年都有20多天在新疆度过。
“新疆太大了,找起学生来也太难了。”姚成平在新疆的日子里,基本都是在路上。
最远的是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在那里,他要走访一个住在山里的塔吉克族学生,走访中,从没骑过马的他竟在高原上学会了骑马。等走到学生家时,天已经快黑了,学生家人握着姚成平的手,不断地说着感谢的话。
在姚成平的努力下,他带过的学生中有80人考上了大学。看到孩子们成长成才,他兴奋地说:“我的所有付出都值得!”(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