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万平:践行有温暖的教育


     因为单纯,所以她的教育是真诚的;因为投入,所以她对教育是有坚守的;因为专注,所以她从每一天的平凡中超越了平庸;因为用心,所以她始终在追求教育的智慧境界;因为大爱在心,所以她说“教育是温暖的”。

 
    在山东沂蒙老区,她为教师们做公益培训;在浙江遂昌山区,她给孩子们开设作文课程;在安徽九江,她作为志愿者参加为期10天的中华传统文化夏令营;在大兴安岭的加格达奇,她冒着酷暑为教师们讲课,一站就是6个小时;在边陲云南德宏,她不顾旅途疲劳为教师们讲解《弟子规》的学习与践行;在黄山子洲小学,她为孩子们捐出图书款……

  万平在老少边穷地区参加公益活动的同时,也传递着她的温暖教育理念。“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育的温度,我想用自己的行动将教育理念变成有温度的爱与教育。”万平说。

  用最笨的方法成全孩子,10年批改学生日记500万字

  万平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样的教育是有温度的教育。

  她始终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提出“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万平教育的成功在于她常常用最“笨”的方法工作——孩子最需要什么,她就努力创设什么,让孩子拥有某种不平凡的成功体验。虽然这种方法很“笨”,没有捷径,也不能立竿见影,但是她却乐此不疲,因为这里有教育的真谛。

  如何实施“温暖教育”?万平选择了日记。她相信“文字的力量”。在日记中,孩子们向她诉说自己的内心世界,她都认真地给予回复。从展览路一小到史家胡同小学,万平鼓励并指导她的每一届学生写日记。她每天批改学生日记,10多年来,已累计批改学生日记达500万字以上。日记成了她与学生乃至家长之间的心灵对话。

  1997年,她为孩子们创办了班级刊物《小木桥》。利用业余时间,她编辑、刊印了上百万字的“童年心迹”。迄今为止,《小木桥》出刊已逾270期,同步记录了学生的心路历程,成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档案,她教过的所有孩子都珍藏着这份难得的宝贝。1998年,华文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由她点评的13万字的小学生在校日记专著《马方日记》,其中的系列日记“仙人掌”还入选了北京版小学语文教材。近10年来,她的学生先后有50多人获国家级、市级作文比赛一、二、三等奖。

  一个淘气学生的妈妈知道孩子“春蕾杯”获奖后曾给万平发来了手机短信:“一个曾经逃避写字,逃避上课,濒临厌学的孩子,居然获奖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奖!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您!因为您的包容、爱心、耐心、理解、坚持,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细致有效的训练方法,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集班主任与母亲于一身的温情互动,职业与敬业的专业品质,理性与人性的完美体现——这一切是一个特写,却不会定格,我们感谢您,我们爱您!”

  除了日记,她还开展了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小博士工程”。难以想象,一个年仅12岁的小学生会利用一个暑假走街串巷地对首都的城市文明现象进行深入观察,并拍摄了上百张照片,发出“呼唤文明”的心声;难以想象,一个孩子能够连续一周对身边工作的工人叔叔进行跟踪采访,从而感受到了平凡劳动者的奉献与伟大;难以想象,全班40多名孩子为了环境保护凝聚在一起,关注城市垃圾分类,关注一次性纸杯对环境的危害,关注水资源的保护……

  方法虽然多样,但无论哪种方法,万平都是在唤醒学生自觉的能力。

       首创班级博客,网络高速路上陪伴孩子成长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万平认识了博客。她决定在搜狐上开通班级博客,并将博客也取名为“小木桥”。2006年8月29日,第一篇日志《做好准备,让我们启程》出现在博客里。在个人档案里,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以善为灯!一个积了千年万年黑暗的屋子,只要一盏灯,那千年万年的黑暗就荡然无存了……这就是力量。教育者,也是需要力量的。谁的心中,都会有一盏点亮的心灯。请将那亮光借给我一点点,让我们的心灯不熄不灭……在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里,让我们并肩同行……”

  这个班级博客伴随着那届学生走到了毕业。在博客上,学生们在自由申报、考核评定之后,“小斑竹”达到17位,占班级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他们开办了各种栏目,有为同学服务的,有送去祝福的,有介绍学习方法的,有丰富课余生活的,“小木桥”成为学生们的又一个家。

  班级博客的建立让学生们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关爱。

  “建立班级博客实际上是给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他们有多少能耐就干多少事情,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万平这样解释她创建博客的初衷,“教育是要成全孩子、引导孩子,应该让孩子在无痕中成长,而不要总是想着如何塑造孩子。塑造往往是悲剧,而成全却是双赢。不要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问题,不出问题是不正常的。”

  6年走过70多个城市,但未耽误过一节课

  荣誉一直伴随着万平,从区级骨干教师,到市级骨干教师,再到北京市首届十佳班主任、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金牌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

  与荣誉相随的还有责任。从2006年开始,万平一直承担着班主任及师德方面的教师培训任务。6年来,她承担并出色完成了教育部百万教师培训的开班讲座等重要培训任务,足迹遍布全国70多个城市,完成各级班主任培训150余场,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温暖教育践行者。

  即便如此,她依然坚守教学一线,从未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少批改孩子一份作业,从未减少学校职责内的任何工作。飞机上批改试卷、批改作文,火车上给孩子们写评语,候机楼里更新班级博客,她的教育教学真正实现了与学生零距离、多角度、全方位的互动。(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2-11-21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