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吴红虹说:“龚校长用柴火炒出来的回锅肉最好吃。”
“好的教育是干出来的,基层的教育负责人更应该带头干。”龚玉雄说。
老百姓夸赞他是为乡村教育肯掏心窝子的人。
湘中地区的娄底涟源市农村,地处偏远,方言浓厚,经济条件不好,但是这里有个伏口镇,由于苦练教育内功,成了涟源市乃至湖南省的一块教育品牌。这个镇中心学校校长龚玉雄的名字也在当地流传,老百姓夸赞他是为乡村教育肯掏心窝子的人。
打铁先要本身硬。上世纪80年代,龚玉雄放弃留城任教的好机会,回到他儿时生长和求学的乡村教书。过去不显眼的伏口镇教育,因为龚玉雄的出现,开始频频亮相,学生中考平均成绩曾连夺5年全区(5个乡组成)的第一名。
担任中心学校校长后,龚玉雄改革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制度,带头推门听课,每年听课评课超过100节,写相关笔记3万字以上。
龚玉雄对特岗教师钟爱有加,每次招聘到伏口镇的特岗教师,他都要亲自跑到县城去接。初来的特岗教师人生地不熟,他就陪着特岗教师们吃饭、聊天。他还嘱咐各校为特岗教师提供高压锅、碗筷、被褥等生活用品。
温泉联校特岗教师吴红虹说:“龚校长用柴火炒出来的回锅肉最好吃。”
伏口中学青年教师邱盛德告诉记者,前年冬天,他母亲得了重病,龚校长到距离学校30公里外的他家去看望老人。得知他家负债多,急需钱用,龚校长当即自掏腰包,将2000元全部给了他的母亲。
龚玉雄还在当地成立了绿满窗前读书会,激发了青年教师们钻研教育的热情。近年来,伏口镇评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省师德标兵1人、省优级教师10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3人。在一个偏远乡镇,先进人物如此密集实属罕见。
“好的教育是干出来的,基层的教育负责人更应该带头干。”龚玉雄说。
寒来暑往,奔波忙碌,龚玉雄自己也记不清加了多少班,但是他从没领过一分钱误工补助。去年4月,涟源市教育局经费管理中心开展学校经费检查,发现伏口镇中心学校班子成员每年所得的补助最低,甚至不及有些乡镇的1/3,也远远低于教师们的平均水平。
有一年,伏口中学想方设法建了30多套房子,每套120平方米。龚玉雄的爱人就在伏口中学工作,按理应该分一套,但她把房子让给了比自己更困难的教师,自己一家五口至今还住在60多平方米的一套小房子里。当时不光龚玉雄,伏口镇中心学校校领导8个人全都没有参与教师分房。
为了乡村教育,龚玉雄成了“拼命三郎”,近30年的超负荷运转,使他多年的糖尿病不断恶化,他好几次昏倒在基建工地上而被迫住进医院。现在,他每天都要注射胰岛素,医生屡次忠告,教育局多次催促,他却说:“这病不可能彻底治好,我的身体我知道。学校的事太多,人手太紧,我不管不行。”(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