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附中校长张浩说,教育的艺术,不是把墙刷白了事
“这不是装置艺术,也不是涂鸦艺术,这是教育艺术。”说这话的,是张浩,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现代水墨艺术名家,当然,也是中国美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校长。
今天,是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建校80周年校庆,会有不少社会名流、艺术名家出现在附中校园。这里是国内最早创办的基础美术教育基地,《开国大典》的作者董希文、著名艺术家吴冠中,都从这所学校走出。这里的学生,90%以上都会进入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深造,也出过中国美院的高考状元。
不过校长张浩坚持把两幅“鞋印”,“裱”在了教学楼的墙面上。
墙上“裱”着鞋印
张浩不反对学生在校庆时为老校友和名人名家跳街舞、飚电吉他。“这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他说,学校里的学生,大多是15岁到20岁的年轻人,有艺术追求,也有学习压力。
“信手涂鸦,发泄自己,或许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天性吧。”张浩说,自己小时候,也喜欢拿着粉笔到处画画,如今他走在校园外的山间,经常发现某个隐秘的角落,会有学生的涂鸦。
所以学校墙上经常会出现,有人一时兴起,画了一半的石膏头像,玻璃上涂鸦了动漫,当然,还有不少是各色款式、力度不一的鞋印。
这个暑假,当学校再次将所有内墙用白色粉刷一新时,张浩想了想,叫了一个老师,从外面买了强化玻璃,在墙壁上挑了两个“经典”之处,封存了两幅“鞋印”。
“还应该在角落里打上‘封存’的日期。”张浩说。
今天,就是美术学院附中80周年庆,记者问,到时候老校友、老艺术家跑到楼里,看到这个,会作何感想?
张浩轻松地说,他们会理解的,应该是会心一笑吧。
学生纷纷猜测用意
关于这些鞋印大作是何人留下的,学生当中流传着不同版本。高一女生徐艺菀说,听说是一个毕业班,为了纪念在这里的3年苦读,一时兴起,竞相“留印”纪念。也有人说,就是顽皮学生搞的,图的是好玩,是发泄。
两幅被封存的鞋印,都在教学楼内楼梯的拐角处,学生上下楼、课间休息,随时都能看到。
开学一个多月来,不少学生已经发现了鞋印“上裱”,纷纷揣测用意。
高一男生小钱的教室就在其中一幅鞋印旁边,他上周就注意到了,但不知道是谁把鞋印“封”起来的。
“旁边墙都很白,就这块特别脏,很显眼。我本来以为是镶了玻璃,粉刷不上去,才会变成这样,现在看来好像是故意要这么做。”他摸着脑袋说。
有细心的女生发现了鞋印,猜测是有人“搞创作”。“没有老师向我们提过这件事,是等着我们自己发现吧?”她猜。
校长说,这些就是“文明史”
奉校长之命为鞋印封存起来的,是教素描的陈涛老师,他说,以往教学楼一年粉刷一次,每平方米六七元钱,但校长觉得治标不治本,和老师们一商量,想出了这么个办法,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大家的反思。
“‘艺术家’也要遵守公共规范。”陈老师说,“现在刚过了一个月,很多人没发现鞋印很正常,但一部分发现的学生已经在思考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学生们最终会领悟的。”
校长张浩去过10多个国家,英国、美国、日本……他说,很多人都在猜,这是不是艺术?但是这次偏偏不是装置艺术、也不是涂鸦艺术,而是用艺术的方法,教育孩子。
他说,从美院附中走出去的毕业生,应该具备审美、创造美能力的人,所以,他们自己,必须先分清什么是美。“如果我给孩子上课,一定先给他们讲这个。”
他说,“空间”与人的成长是密切相关的。
在像教室走廊这样的“公共空间”里,是否大家可以随性表达?这就是一个文化问题。张浩说,至少,在他走过的一些发达国家,孩子很小就会被送到博物馆学习“保持安静”,除了贫民窟,利用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家都需要提出申请。
张浩说,他不会像别的学校一样,把全校孩子召集起来,一顿训话,再处罚几个人,然后把墙刷白了事。
“文革再苦,也不能遗忘;地震让人再伤痛,也有一处遗址。如果我把这面墙壁刷白了,那这面墙也就只有现在,没有历史,没有思考。”他说,再过10年,这几个鞋印,就是“文明史”的一部分。
“也许,过了十几二十年,鞋印的主人成名了,回校了,看到这个,反思了,会心一笑,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