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女老师捐遗体
供深大作医学教研
11月15日凌晨,39岁的惠东县高级中学老师邹春梅走了,她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当天下午,她的遗体被深圳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带往深圳,将供深圳大学用作医学研究和教学。
癌症晚期,她还想着为社会多作贡献
邹春梅于今年4月被确诊为胆囊癌晚期,5月份在广州进行完手术后,医生告诉邹春梅的丈夫赵正元,由于癌细胞转移,邹春梅可能只有半年时间存活。赵正元一开始瞒着妻子,没有告诉她实情。
赵正元清晰地记得,有一天晚上,邹春梅跟他聊起自己的病情,希望他帮忙做三件事:一是不要接受学校教职员工的捐款,因为她觉得学校不少老师来自农村,收入并不高,不能因为自己的病情让同事增加负担;二是她死后,将她的遗体捐献出去;三是不要让孩子见到化疗后的她,怕吓着了孩子。
赵正元后来将病情如实告知邹春梅,她听闻后非常平静,催促丈夫尽快办捐献遗体的相关手续。“死后也是一把火烧了,不如把身体捐出去,也许还能派上用场。”邹春梅说。
邹春梅还向前来探望的同事、惠东高级中学副校长朱毅勤说:“我自己年纪轻,总感觉对社会的贡献不是很大,希望将身体捐出去,用作医学研究,对社会有用吧。”
捐献遗体需要家人的同意,邹春梅最担心的是家里七八十岁的父母能否同意。于是,她多次打电话给老家的大哥,拜托大哥说服父母,最终取得了老人家的同意。
赵正元说,邹春梅是个有独立思想的人,她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就会去做。受到妻子的感染,赵正元也提出了捐献申请,“以后就能和妻子永远在一起了”。
同事和学生眼中,她是兢兢业业的好老师
1998年大学毕业后,邹春梅从四川来到惠东高级中学教书,担任语文老师。朱毅勤说,邹春梅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备课特别认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
同为惠东高级中学语文组老师的江戈瑜说,邹春梅为人十分严谨,备课本给同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翻开她的备课本,可以看到里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各种内容,“她还有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便接下来跟踪解决好这些问题。作为工作多年的老师,她还十分虚心,经常向同事请教,甚至是一些刚入职的年轻老师”。
高二学生小毛在读高一时,邹春梅任她班上的课,小毛说:“邹老师讲课非常生动有趣,经常会举很生动的例子。”
邹春梅任过课的学生在网上留言:“邹老师!一路走好!你永远是我心中最敬爱的老师,还记得你那水灵灵的眼睛,还记得当年你怀孕时挺着大肚子早早到课室陪我们早读并和我们一起读书,还记得你对我的谆谆教诲,还记得……”
还有网友为邹春梅写了副挽联:“活着时,平凡经历中不乏伟大;死去后,崇高捐躯事是为英雄。”(新闻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