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辈子深爱“遥感”江湖


 新华网北京110日电(中国网事记者 张漫子 李江涛)1101305,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就在几天前,李小文当选2014年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虽然他因身体原因没能出席颁奖典礼,但当他的颁奖词响起:当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你,你却独盼这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全场依旧响起热烈的掌声。

大家都以为他会很快痊愈重返校园,然而噩耗突然传来,许多师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同行及学生回忆说,科研中不务虚名、沉心实干,生活中低调简单、朴实无华,有种返璞归真的纯粹力量。

武功盖世布鞋院士

李小文生在自贡,长在成都,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会计,家教甚严。1963年,他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电讯系就读无线电测量仪器专业。

他从小热爱文学,虽然所学专业是理工科,但他一有空闲总爱舞文弄墨。上大学时,他因一篇反驳姚文元的文章而闯下大祸,以至于在毕业一年半后才被分配到四川绵阳一家小无线电厂当技术员。他不敢像人们那样大胆随便说话,两眼只盯着无线电,刻苦钻研起来。1977年恢复招考研究生时,他报考了中科院遥感研究所杨世仁教授的研究生,一举成功。

此后,李小文又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留学。1986年,李小文如期回到祖国,申请到第一项自然科学基金。后来他应美国波士顿大学邀请赴美搞合作研究,尽管美国各种条件优于国内,但他并没离开祖国,而是两边跑。在美工作之余,李小文的重点工作就是给国内课题组青年人争取出国进修机会,同时帮助联系美方科研人员到中国访问和交流。

由于经常穿一双布鞋,许多网民称李小文为布鞋院士,他的朴实和务实不仅体现在那双布鞋上,还体现在他对待科研的严谨态度上。他是我国遥感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他创建了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主持了多项“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其硕士论文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他和他的科研团队有力推动了定量遥感研究的发展,使我国在多角度遥感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

随性纯粹的极简主义者

一袭青衣、蓄着胡子,光脚穿布鞋、低头念稿子。20144月,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讲座时的一张照片在网络走红,网民称他为扫地僧:虽身怀绝艺、低调行事,却随性超脱、活得纯粹。

此评价与他信奉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生活哲学不无关系。北师大的一位同事回忆,李小文第一次来学院报到时,穿着白衬衫和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也是一双布鞋,特别土。当时,门卫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将他挡在了门外。还有一次,他去学院领院士生活补助时,斜挎着一个破包,站在财务处的柜台前,被学生误作是修空调的师傅讨要工钱

生活中,他一直在做减法,减去修饰,除去冗繁,也褪去光环。他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怡然自得地沉浸在书房,或与学生的讨论中。闲暇时再来点小酒,就更棒了。他曾被学生们爆料白酒不离身,他有个酒壶,里面随时装着二锅头。只是近几年因身体不好,酒喝得少了。

仙风道骨的义士侠客

当有关院士的话题还未像如今喧嚣尘上时,李小文被列为科学网年度人物候选人的推荐理由是:言冷心热、心怀天下的他,是不把院士头衔异化的最好注释。

在学生眼中,他更是怀有大智慧、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一样的存在。李小文拿出李嘉诚基金会奖励自己的钱,在母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李谦奖助学金。

据他的学生回忆,李小文曾在课堂上说,钱的作用在本质上是非线性和非单调性的。对比较贫困的青年学生来说,很少一点钱,也许就能帮助他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或是拯救一条生命,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

李小文的博客是学生与同行提疑解惑的平台。隔三岔五,就有人在博客里留下专业问题等待答复,李小文会挑出其中一部分解答。如果问题烦琐,他会主动要求对方留下邮箱地址。邮件里,他最爱用的落款是小文

在美国读研期间,李小文做得最多的就是读小说:我当时最喜欢读金庸,最喜欢《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我觉得自己在性格上还是有点像令狐冲的。

他和所有学生都在一个QQ群里,群的名字叫桃花岛,而他,自称黄老邪。

不论是令狐冲,还是黄老邪,他肩负着自己的使命,深爱着他的遥感江湖。汶川地震后,看见中央领导去灾区的航班上检视的是工作照片或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

地质学家嵇少丞曾评价他说,比起小说里黄老邪的七分邪气,三分正气,李小文是个有大爱的人。李小文的大学校友戴绍基说,他的言行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这种影响甚至比他在遥感领域做出的贡献更可贵。

一名学生在博客中写道:布鞋院士走了,或许应为他欣慰,他过上了一心向往的清净生活。

来源:新华网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5-01-12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