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一位小学校长的“议案工作组”


 “议案工作组”这个听起来“高大上”的机构,已经在重庆谢家湾小学运行了3年。自201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一直通过这个工作组收集、调研各类教育议题,并将最终成形的建议带到会上。

  “2013年腊月二十九,我和几个朋友第一次坐下来讨论”。刘希娅至今记得这个志愿小组的“建组”日期。参与其中的志愿者,有教育行政部门官员、学校校长、主任,也有一线教师。在这个“朋友圈”里,刘希娅和志愿者们收集信息、甄别议题、访谈调研,最终将数据落实为书面建议。

  以刘希娅今年提出的《关于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建议》为例,从定下议题到完成提交,工作组花了近两年时间调研,光专题讨论就进行了五六次。

  2014年,有一位教师向刘希娅反映,自己所在的学校几乎没有男教师。一问之下,原来是待遇太低,难以满足“养家糊口”的要求。刘希娅和几名志愿者在各地访谈、调研发现,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年均工资只有5万多元。在一些中西部省份,大部分教师月工资不足2000元,有的代课教师只有几百元。刘希娅又向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再三确认,最终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相关建议。

  刘希娅期待,今年自己提出的建议也能像往年一样带来改变。“比如说绩效工资改革,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呼吁,去年已经纳入讨论。还有大班额的问题,去年写了建议,现在已经被列入‘十三五’规划草案了。”刘希娅说。

  对此,刘希娅并不居功,而是对教育部基础一司和督导办“提出表扬”:“他们对人大代表特别尊重,需要什么数据都热情提供。去年提了营养午餐的问题,他们专门邀请我一起去湖南调查。形成了合力,而不是觉得我们提的意见给他们添了麻烦。”(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6-03-14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