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好老师用故事跟孩子交流


    出场班级:北京市大兴区第七小学

  班级口号:快乐读书,幸福生活

  班主任:王凤芸

  培养集体,就是培育学生,班主任的核心工作就是要铸造学生健康的精神世界。王凤芸老师发现,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定规矩,搞评比,讲道理……这些方法很难入学生的心。因此,王老师采用了更加有效的方式——讲故事。

  边听故事边学道理

  学生的年龄小,因此,王老师从给学生读绘本故事书开始。绘本故事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

  学生进入新的集体,要与新同学相处,但一些学生不会与别人相处,有的自己独来独往,不与同学接触,有的虽然和同学玩,但玩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不愉快的情况,不是这个不高兴了,就是那个哭了。王老师意识到,学生还是不会真正地与同学相处。于是,她就给学生读起了绘本故事。

  《我有友情要出租》中,大猩猩从最初出租友情,到最后免费送友情,让学生们感到,友情不能用金钱衡量,有小伙伴陪伴才是最美好的。《露露再也不吸大拇指了》中,露露的好朋友大拇指受伤了,她为了不让朋友难过,自己也不吸大拇指了……从一个个故事中,孩子们明白了友谊的宝贵,明白了父母无私的爱……读故事,讲故事,成了孩子们每天都期盼的活动。

  亲子阅读快乐加倍

  亲子共读是指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一起学习,不仅扩展了知识,又增添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交流。

  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可以说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对于孩子的精神世界关心得还是太少,因此出现了一些难于管理的学生。于是,在学期中的家长会上,王老师将绘本书放在每个学生的桌子上。

  家长会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让家长抱着自己的孩子,给孩子读故事。家长会结束后,一位妈妈激动地对王老师说,他们工作一直都很忙,从没有这么给孩子读过故事。“今天在给孩子读故事时,我突然感到儿子变得异常安静,依偎在我怀中,这种感觉很久没有了。”这位妈妈表示,今后一定抽时间陪儿子读书。

  阅读促进道德养成

  在王老师的班中,有个叫瑞瑞的单亲家庭孩子,他和妈妈一起生活。开学第一天,他就表现出与众不同:在座位上一刻不停地动,即使提醒也不起作用。开学一个月,他不听讲,有时还会下座位,很难专心,课间也经常与同学闹矛盾。王老师多次与他沟通,效果不太明显。

  “有一次我发现他认识的字很多,于是就请他为大家读故事。”王老师说,在读故事的过程中,这个孩子的行为发生着喜人的变化——友好地与人相处,爱学习,爱劳动……

  会阅读的人,永远不会寂寞。帮学生养成有益终身的习惯,是最有意义的教育。而王老师认为,这个习惯就是阅读。(新闻来源:现代教育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6-09-30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