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尚美”为帜 偕行全疆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尚美’理应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教育前行的力量。”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任迟玉英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

2012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全疆挂牌成立了26个名校长工作室,乌鲁木齐市第十三小学迟玉英名校长工作室应运而生。2015年,作为全自治区名校长工作室的优秀主持人,迟玉英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走上“领航”的舞台,教育部卓越校长迟玉英工作室正式挂牌,“尚美”理念从边疆走向全国。新一轮工作室启动至今,迟玉英团队秉承“薪火相传,与时偕行”的原则,树立了“三个一”工作目标,立足将校长工作室打造成为一个开放的大学、一个实战的考场、一个宽广的舞台,形成了“三主题六环节”的研修模式——“三主题”即品牌学校建设、办学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六环节”即理论学习、专家引领、外出考察、论坛交流、课题研究和个人自修六项策略。工作室各成员校长的团结一心,不懈努力,不仅使他们自身能力素质又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也辐射带动了全疆各地多所学校。

立身:绚美思想的火花

美以立身,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一名校长过硬的素质是带好学校的基础。工作室开办之初,迟玉英就将它定位为一所开放的大学——为校长搭建一个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从而让彼此取长补短,在思想交锋中迸发出更为绚美的火花。

工作室学习分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两种类型,并以课题来检验成效。

工作室要求各成员在工作之余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个人自学,自学内容则以经典理论著作、教育教学著作、经典企业管理著作以及人文科学类著作为主。通过这样的安排,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性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结构,扩展知识范围,以回应当代社会对于一位名校长的要求。他们在自学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其中既有他们学习的思考和感悟,又有他们对于自己学校发展的探索思路。

在集中培训中,工作室先后邀请了新疆内外教育专家为成员校长作报告。同时,收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的讲座录像、课件等,组织大家网上学习。为提高学习效果,迟玉英也多次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为学员作工作经验专题报告。成员校长每次参加研修活动,都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每次活动都认真学习、仔细记录、虚心请教、踊跃发言,受益颇深。几年的时间里,他们聆听过工作室指导老师迟玉英的专题讲座10次,还现场观摩成员校名师课堂30余节,观看兄弟学校的课堂展示50余节。工作室个人完成专题学习、活动开展、经验交流三大板块的材料共计300篇。

是否能产生比较成熟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衡量这些校长们理论研究水平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评价他们学习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工作室成立伊始,就针对各成员个人成长规划及各校急需解决的问题,确定了名校长工作室研究主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并要求各成员结合各自学校实际情况,围绕主课题确立子课题。几年来,校长们立足自身校情,思考适合于本校的发展成长模式。如今,各校制定的子课题全部进入了深层次研究阶段。

强心,燃旺知识的火把

心智强,方是真美。除了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反思能力、开阔自己视野也同等重要。名校长工作室,更像一个考场。不断考试,不断复盘检讨,一次次打破僵化,重塑全新的教育。

走进课堂,把脉会诊。在去年一次“百名专家进学校”活动中,迟玉英与校长工作室成员的一行17人,来到一所乡中心学校,通过“望、问、闻、切”诊断方式,对该校的课堂教学、教研组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精心指导。活动中,几位成员校长还上了展示课。课后,其他校长和骨干教师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对展示课进行复盘反思。迟玉英还为学校的全体教师做了题为“打造高效课堂”的专题讲座。整整一天,通过课堂观课、反思、跟踪研修活动、交流等形式,工作室成员多方面提高了自身及该校教师及时反思教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清楚了如何提高校本研修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走进校园,开阔视野。去年10月,各工作室成员进行了校际互访活动。其间,他们在不同层面上,实地感受到了不同学校在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上的不同思考。诸如,第十三小学令人心向往之的“以美立校,本真育人”的“尚美”教育品牌文化、第九十二小学师生“爱如春雨,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第十四小学“爱·阳光·幸福”的教育理念、第五小学“以创新铸特色、以特色创名校”的办学方略等,这给每位学员带来很多启示和思考,使他们对自己学校的定位和规划进行了重新检视。

设立案例,现场解决。迟玉英工作室还协同天山区校长工作室的16名成员及成员校的40余名学生,来到乌鲁木齐县永丰乡永合小学,实地调研考察了学校的日常管理、特色建设以及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在调研考察中,迟玉英设计让成员校长把自己摆进该校的办学情景之中,通过实打实的碰撞和交流,共同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领:灿烂漫天的星光

带领各成员校树立自己特有的形象,打造自身特点,使群星璀璨,辉映星空,才是大美实质。名校长工作室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一名成员在工作室的孕育下,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在区域内带领各学校共同成长壮大,把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传播出去。

在工作室第一次集中学习时,迟玉英就品牌校建设,提供了既高瞻远瞩又不失现实意义的引领和指导,使各校长能深刻认识到“学校创造特色、特色成就学校”的重要意义。他们回到自己的学校,把从工作室带回的信息,在第一时间进行梳理、消化,并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将自己的思考拿出来与其他成员分享。在热烈的交流和探讨中,各个学校均在学校管理与发展方面受到了启发,发掘出了各具特色的建设新思路。如,吉木乃县直小学倡导“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绿色校园建设理念,设计富有传统特色的文化墙、主题楼,营造有品位、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致力于融校园景观和人文内涵于一体的办学探索;乌鲁木齐市第十四小学秉持“爱·阳光·幸福”的教育理念,以沙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为指南,以质量提升为主旋律,以教科研为主驱动,坚持常规立校、质量兴校、师资强校、特色亮校,等等。各成员校努力向着“由优良学校走向优质学校、由优质学校走向个性学校”的目标而努力,打造区域优质教育品牌。

近些年,工作室各成员校不断摸索适合于本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新模式、新方式、新形式,有了很大成效。沙湾县第一小学创设“361”生命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并依托蟋蟀、黑马、孔雀等17种动物的品质,建立和完善了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乌苏市第五小学将“生本教育”课题实验与集体备课、常规教研、课堂教学竞赛相结合,深度变革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在工作室的带动下,各成员学校在教学改革上求新务实的办学实践,在全疆基础教育领域掀起了一波变革潮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7-06-22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