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赵庆军:追梦“绿色学校”盼丰年


“要办好农村教育,必须把国家、社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和农村的实际、农村孩子的现状结合起来,这是办好农村教育的关键。”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赵庆军把他深情耕耘多年的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实验初中办得有声有色。

坚守绿色梦想,给家长满意的教育

“赵校长是在1986年从原通辽县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钱家店实验初中工作的。”在钱家店镇生活了60多年的卜庆春老人清晰地记得。他亲眼见证了这所学校从土房到砖房,再到楼房;也见证了赵庆军30多年间在这里从任课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副校长一直干到校长。

今年52岁的赵庆军,清瘦、儒雅、干练。从任教开始,他就勤于钻研业务,一向教育教学成绩突出。但令人感叹的是,30余年,他从没离开过这所农村学校。赵庆军坦言,农民更想让孩子成才,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里,学校就得给家长一个满意的教育。

在赵庆军心中,始终有一个“绿色学校”的梦。在那里,具有田园风格的生态环境、书香浓郁的学习环境、朝气蓬勃的运动环境、整洁温馨的生活环境和丰富多彩的体验环境,学校、教师、学生三方教育关系和谐,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身心诸方面成长和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关系和谐。

打造生态校园,实现学校绿色发展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他的绿色发展的梦,体现在了对校园的规划和建设上,更体现在教育教学中。

2009年,他担任校长后,带领领导班子合理规划校园,学校7077平方米的教学楼和80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都实现了当年建设和使用。在之后的5年时间里,又先后完成了相关硬化、绿化、多媒体教学设施配备、理化生实验室建设以及学生综合球类场地、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食堂建设等一系列工程,使学校办学条件在当地率先达到标准化。

校园建设的点睛之笔在绿化上。“目前,已经建起了5处果园和多条绿化景观带,种植各类树木1000多株,绿化率达21.6%。实现了四季三绿、三季花开。”副校长许秀文对校园绿化情况了然于胸。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赵庆军把与校园相连接的150亩校田建成了社会实践基地。里面设置了玉米种植、蔬菜种植、果木种植、水稻种植、生猪养殖、鱼塘垂钓、葡萄采摘和大棚反季蔬菜种植等区域,为学生融入自然、了解农业生产、体验劳动搭建了平台。同时,基地自产的绿色农产品,也成为学校食堂的可口美食,既节约了师生的伙食开支,也保证了师生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健康、营养的食品。依托实践基地,学校开设了“农作物栽培技术”“家畜养殖技术”“花卉种植技术”等三门校本课程。赵庆军特别注重实践育人和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和良好的品格。“用无形的教育方式去影响孩子,远比天天说教管用。”他构建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纽带的“三步六环节”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保证了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下一步,打通校园和实践基地之间的围墙,继续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打造生态校园;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教育教学工作;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合作育人。”赵庆军说。

重视育人环节,给师生最大的关爱

学校里的事情,孰轻孰重,赵庆军心中很清楚。“师生的成长是学校最大的事。”多年来,赵庆军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

赵庆军很注重培养年轻教师。现在已经是学校党支部副书记的李志彬说:“我刚到学校上班,赵校长就拎着小塑料凳子去班级听我的课。连续听了将近一个学期,直到我的课讲得成型了,他才不连续听。这个时候,我也有自信了,就主动去请他听课、点评。”

李志彬的经历,全校所有的年轻教师都遇到过。很多时候,他不但听课,课后还要跟讲课教师单独谈话。

赵庆军很清楚,校长是不是重视,决定了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是不是上心。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是年轻教师甚至是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的重要动力。所以,他把班级听课、谈话交流坚持了多年。这个办法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也确实有效,让他们受益颇深。

对于促进学生成长,他不仅看重品行养成、成绩提升,还注重素质拓展、兴趣培养。学校每天拿出一节课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以及社团活动,并先后组织成立了足球队、排球队、篮球队、曲棍球队以及田径队,还有音乐、舞蹈、美术特长小组,以及棋类、轮滑、版画等10多个社团式特长活动团体。

与城镇学校相比,农村学校中有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特别是像钱家店实验初中这样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全校1500多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近200名。“面对家庭教育的错位、缺失,面对留守儿童、单亲孩子,我们学校要给他们最大的关爱。首先要给他们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然后再给他们健康的身体及更多的运动和乐趣,最后才是给他们最好的智力教育。”赵庆军说。

2012年,他就为学校争取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建成了“留守儿童之家”,专门为留守儿童成长提供支持。学校的心理辅导室也面向留守儿童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时下已是6月,从教室的窗口望去,田野里玉米长势喜人;教室里,九年级的学生则为即将到来的中考紧张准备着。看着他们,赵庆军知道,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7-06-24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