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俞正强:善良和努力的种子要茁壮成长


浙江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俞正强,时常会到各地去上示范课。

“俞老师,我最近总在想一个问题,哪些东西是一定要教给小朋友的。”一次活动中,有位年轻教师忽然打破沉默,很认真地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紧接着,又跟上一句,“怎样做才不会对不起学生?”

似乎,这是一个来得突然并且全新的问题,俞正强却并不担心如何回答。因为,这个问题,他问了自己整整30年。

寻得美丽教育“四字诀”

在俞正强看来,不同的时代、环境中,学生的素养要点都可能有细微的改变,“但它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那就是4个字——‘善良、努力’。善良才会有自律、负责、自强等目标,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这些美好品质”。

什么是最该教给孩子的?答案不言而喻。

“实际上,孩子天生就有善良和努力的种子。大家都应该经常想想一年级新生入校时那些充满希望、憧憬的眼神。”俞正强认为,一位好教师应该做的是,不要打击学生的善良,不要让他(她)认为努力是没用的。

怎么做?“你自己就要时刻保持善良和努力。”一位好教师,总会想办法努力,让学生因自己而受益。“现在教育界,存在不少努力却不善良的人,比如教师逼学生逼到痛苦,校长逼教师逼到痛苦。”在俞正强看来,善良的校长、教师会有不忍,“因为善良,他们就会倒逼自己去思考如何提高、完善管理或教学,让小朋友幸福成长”。

有些努力,制造了教育事故。

在数学解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发现学生并不喜欢用方程解决应用题中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其实是传统的教学让孩子不知该设谁为X。”有些教师不去探究学生不会的原因,反复讲几遍后,如果学生还不懂,就开始传授解题“秘诀”,并让学生记牢。这种不讲“道理”的行为,在俞正强看来,就是典型的很努力却不善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孩子的未来数学学科素养甚至成长都是毁灭性的”。

遇上问题不会,就让学生背公式。这是努力而不善良。而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放任不管,这是不努力又不善良。

“善良的老师,会受不了孩子学得这么痛苦或将来会痛苦,于是会去思考。当他思考得足够努力的时候,解决方法就出来了。”

“同样一个知识点,有的教师教,孩子练5遍能掌握;有的教师教,孩子需要练10遍。”而俞正强多年来不断在探索,“或许有更好的教法,孩子练两遍就能真正掌握”。

利用管理与制度体现支持

善良和努力,是一种价值取向。“拥有善良和努力的教师,自然会散发出这种光芒,也会很自然地将之传递给孩子。足够努力和足够善良的孩子,将来一定是优秀的人。”

俞正强是用管理和制度体现对善良和努力的支持的。

学校有人要评教坛新秀了。为了让参加评选的教师能专心准备有决定性意义的赛课,有的学校会给予停课一个月的待遇。金师附小却没有这样的待遇。有人来申请了,理由是“比赛取得好成绩是为给学校争光”。俞正强的回答很简单:“那你别去比了。”在他看来,这就是努力而不善良的行为,“因为要参加比赛,影响同事的工作,影响学生的学习”。

“学校不是企业,没那么多钱也没那么多职务去激励老师。更何况,教育是份良心活,能量化的部分顶多20%。”因而,在俞正强管理的学校,教师只要完成基本的工作量,就能得到全部的考核奖。“准备一节课花了多少时间,一节家常课是否是一节真正的好课,大多数情况下,只有老师自己知道。”

巧借道德力支撑运转

那么,什么能支撑教育工作的有效运转?俞正强的回答是:“道德力。”

所以,要让善良的人光荣起来。

他整天到班里去转悠,为的是“看见”。他看见,有的班主任每天7点半就已经在班里等待学生、陪伴学生。“天天这么早,孩子能受多少益呀!”有的教师不管班级时,晚些到校也是可以的。但一学期下来,俞正强要表扬的总是早到的教师。他不仅自己理直气壮地公开表扬美好的人和事,更让教师一起来“看见”,来赞美。

每过一段时间,金师附小就会有“我看见”教师沙龙,让教师去发现美好。于是,有教师记起了两年前自己忘关车窗、经历一夜暴雨的焦灼,清晨到校看到车窗上撑着一把红伞时的美好。

每年年末,学校要颁发“拼班感恩奖”。于是,某个小长假后的上班第一天,刚回过老家的器材管理员带来一只沉甸甸的蛇皮袋,让全校教师感动了:“这是一堆在农村被扔掉的破陶罐,他却想到了可以带回来给孩子们当科学教具。”这名科学教师在颁奖词中这样说。

还有,要让努力的人自豪起来。

“六一”班级集体舞比赛,一个学生都不能拉下。孩子们很开心,但老师们确实很辛苦。搞完一年,第二年不少人嚷着要不参加。俞正强回应:“可以,不想参加的请到政教处说一声。”5位教师报名不参加,且都是一两年教龄的年轻人。接下来的四、五月份里,剩下的近20个班级“厉兵秣马”“彩旗飘扬”。渐渐地,一个、两个……先前“弃权”的教师开始申请要参加比赛,俞正强同意了。到了五月中旬,最后一位不参加的教师坐不住了,但她一次次的申请都被俞正强拒绝了。家长的疑问、学生的渴望,让她心急如焚,眼泪直流。“离比赛只有一周时间,她一大早就在校门口等我。”这一次,她给出的方案是,只想在比赛结束、颁奖之前给她的学生一次表演的机会。“因为学生、家长的感受让她着急,说明她有善良之心。”俞正强想给这位他认为综合素质不错却一直不肯努力的年轻人“一鞭”:“你要参加可以,但得跟着孩子们一起跳,还得在教师大会上说说你的体会。”

“原来,快乐是做出来的。我之前一直以为快乐是空闲出来的。”她在大会上这样分享自己的想法。

在金师附小,每月,由教师自愿参加的种子书院都要开展一次教科研活动。“要说门槛,唯一的门槛就是舍得去努力。”这个只在周末开展活动的种子书院一直由俞正强亲自主持,不同年龄、学科的教师聚在一起,研究更多的是思维方式和成长路径。“校长要带头,以善良激发善良,以努力激发努力。”俞正强微笑着。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7-07-09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