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文教新闻
  

平凉市崇信县:筑梦青苗守护“少年的你”

 

以爱为笔、以责为墨,崇信县坚持家校协同、文化浸润、法治护航,多维度织密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防护网络,让每一颗童心都能沐浴阳光,在成长路上绽放最美芳华。

家校协同,共绘育人“同心圆”

“王老师,今天的心理健康课太有趣啦!原来情绪是可以管理的!”平凉市崇信县城区一小学生李明轩拉着班主任王老师的手兴奋地说道。王老师笑着回应:“以后遇到烦心事,就试试咱们学的小妙招。”

崇信县将校园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主阵地,创新构建“四育融合”模式,各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通过情景模拟、团体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疏导情绪、树立积极心态;打造“红色课堂”,组织学生参观保至善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厚植家国情怀;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开辟校园“责任田”,让孩子们在播种收获中体会劳动的价值;积极搭建家校沟通桥梁,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开展家访活动等方式,构筑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家校共育的强大合力。

“以前我总是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自从参加了家长课堂,我学到了很多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孩子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崇信县龙泉学校一位学生家长感慨地说。

文化浸润,点亮心灵“启明灯”

崇信县城区二小剪纸课堂热闹非凡,老师指尖轻转剪刀,红纸如蝶翻飞,眨眼间一朵栩栩如生的窗花便跃然掌心。“哇!太神奇了!”孩子们眼中满是惊叹。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拿起彩纸,小心翼翼沿着画好的纹样裁剪,当一幅幅带着稚嫩笔触的生肖、花朵图案完成时,孩子们举着作品欢呼雀跃,传统文化的魅力就这样悄然浸润每一颗童心。

举办剪纸课堂是县文化馆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的一个生动剪影。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道:“我们把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感受文明的力量。”

崇信县深挖本土文化资源,积极整合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资源,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的学习实践平台,以文化熏陶助力未成年人心灵成长。县文化馆将剪纸、民歌等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开设特色课堂,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传承传统文化;县图书馆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少儿阅读推广、书香漂流等主题活动,激发未成年人阅读兴趣,引导孩子们从书籍中汲取智慧;县博物馆利用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点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成为伴随一生的精神财富。

法治护航,筑牢成长“安全盾”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一声轻响,一场特殊的模拟庭审在崇信法院现代农业巡回法庭拉开帷幕。学生们分别扮演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等角色,沉浸式还原未成年人保护典型案例。“审判长”严肃宣读判决,“公诉人”义正言辞指控犯罪,“辩护人”据理力争维护权益,精彩的演绎引得现场掌声阵阵。

“通过参加少年法庭开放日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了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一名学生表示。

崇信县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通过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定期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讲解法律知识,结合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同时,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每一份关怀、每一次守护,都汇聚成呵护未成年人向阳而生的磅礴力量,终将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璀璨芳华,为崇信的未来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作者:刘丽芳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全国学习平台展播/甘肃学习平台/县级融媒【城乡教育】/2025-06-26(转载时图片有删减)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5-06-30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