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四十一载探索“行知路”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当选 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41年坚持扎根乡村办教育,始终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走出了一条现代乡村学校独具特色的时代新人培育之路。他两次拒绝进城,创办的行知小学从一所简陋破旧的乡村小学发展成为集幼、小、中和教育实践基地于一体的集团化现代学校。他创建教育基地,把乡土生活作为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学生校外活动、劳动实践、生态教育模式。他坚守乡村教育一线,只因放不下村里的孩子和自己的教育理想。他就是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今天,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发布,杨瑞清光荣入选,成为全省唯一入选教师代表。


发展特色 创办省内第一所以“行知”命名的学校

1981年,杨瑞清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陶行知先生的光辉榜样深深影响着杨瑞清,带着一股子年轻人的冲劲,他来到了南京市江浦县五里村小学任教。

“我们现在所在的校舍是40年前,也就是1982年,我们当地的村民自发的集资建起来的,这里有一个占地9亩的四合院,这些树都是我们带着学生栽下去。”杨瑞清告诉记者。

杨瑞清自告奋勇接手最难的差班,并将之命名为行知实验班。按照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开始了教学改革。很快,五里村小学教学质量显著提高。1983年5月,组织上决定,让杨瑞清担任江浦县团委副书记。仅仅走马上任4个月,他就打了辞职报告。他说,团委书记不缺我一个,但乡村教师不能少我一个。

1985年1月,五里小学正式更名为行知小学,这是江苏省第一所以“行知”命名的学校。此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学校累计获得了300亩土地的划拨和近2亿资金投入,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提升。2015年,曾经落后的村小发展成集一所幼儿园、三所小学、一所初中、一座基地于一体的国际化教育集团。

在杨瑞清看来,城里孩子享受好的教育,乡村孩子也要享受好的教育,“这是一种朴素的对教育公平,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一种追求。”

学会赏识发掘每个孩子闪光点

在杨瑞清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而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学会欣赏生命,学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真正好的教育,它必须是让每一个生命都找到盼头,让每一个生命都珍爱自己,独一无二的宝贵的这样一种生命价值,进而有一份自信,有一份喜悦,然后能够尽可能多地,开发出自己的生命潜能,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

1986年,杨瑞清搞起了不留级实验班,提出学会赏识,走近生命,发现潜能,唤起自信,善待差异,引导自选的育人思路。

“每个孩子,他其实都有自己的一个亮点。”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教师葛德霞说,“有的闪光点可能一眼就发现了,有的闪光点,需要老师耐心地去探索去摸索。2015年的时候,给学生们开办了‘五好陶娃’学生评价,给学生从德智体美劳5个方面全面发展。我们不以成绩来衡量孩子,所以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像百花园一样百花绽放。”

“每天我回来问孩子,在学校今天开不开心,他会说很开心。对我来说的话,我认为德智体美劳的发展的,这种人格的发展,比他成绩远远要重要多。”家长张女士告诉记者。 

扎根乡土行知教育走向远方

身处长江边的行知学校宽敞明亮,占地300多亩,除了校舍、运动场,还有农田、果园、茶园、荷园。挖红薯,采茶叶,摘柿子,赏荷花……一年四季,学生们都可以在农田里种植、采摘农作物。

通过劳动,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学生张振轩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它,不能浪费粮食,浪费可耻。”

“我们要知行合一,在学习的同时也要去实践,去领悟其中的真谛。”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学生徐嫣择说。  

作为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这里每年接待4万多名师生开展三农课程、军训课程、生命教育课程、素质拓展活动,还不断有海外学校的师生来到行知基地,体验特色课程,学习中国文化。

行知教育集团还成立云播中心,在网络开设中文、中餐、中医、书法等课程。截至目前,累计开展200多场次线上交流活动,吸引了境外10多万人次参与。

“我真的体会到,十年磨一剑,二十年结硕果,三十年出奇迹,四十年创品牌。现在看起来,乡村学校大有可为,乡村的儿童享受到优质教育,我内心是充满喜悦的。人人都是学习者,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创造者。行知教育,还能更精彩!”杨瑞清说。

 

作者:沈一秀 仇煜

文章来源:荔枝网 2022-09-06发布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2-09-19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