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减负提质”问题再次突显。简单地说,“减负提质”就是既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质量。从表面上看,减负与提质似乎是不可兼得的两个方面,但究其内在逻辑,减负需要提质,提质才有利于减负。在实践中,40分钟的课堂无疑是实现减负提质的关键环节。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学生40分钟的课堂学习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能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知识是讲不完的,习题是做不完的。然而,奇怪的是,教师又总是喜欢在学生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试图做明明做不完的事情。何以至此?这大概与教师心中一直难以摆脱的四个情结密切相关:一是“一把抓情结”。教师不辞辛劳地讲,学生不遗余力地练,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知识和题型。二是“知识点情结”。教师脑海里面“点字当头”,学生建构起来的多半是知识的“点”而不是知识的“面”和“构”。三是“短平快情结”。教师要么出于进度的考虑,要么想为学生预留更多的训练时间,致使学生普遍缺乏深切的体验、深入的思考和深透的理解。四是“顾眼前情结”。教师更多考虑的是学生当堂课的学习效果,较少考虑学生是否学到或发展出更能广泛迁移于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发展之中的那些知识或素养。正是上述四个情结,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不聚焦”“欠整合”“不精准”“缺深度”的课堂。其中,“不聚焦”的课堂难以引导学生在核心知识的学习和核心素养的发展上取得充分突破,“欠整合”的课堂难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产生“1+1>2”的整体效应,“不精准”的课堂致使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四者之间缺乏内在的一致性进而降低其有效性,“缺深度”的课堂难以让学生达成深度理解和实践创新进而很难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反观现实,很多劣质或低质课堂就导源于课堂的“不聚焦”“欠整合”“不精准”“缺深度”。学生的课业负担之所以很难减轻,劣质、低质的课堂难脱干系!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有利于减负提质?不管怎样,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终究都是“小学”!从时间上看,学生的课堂学习只有40分钟;从空间上看,课堂难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天地,只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户;从载体上看,学生赖以学习的不过是大千世界中的某个(类)事物或事情而已;从知识上看,学生学习的知识简直就是沧海一粟。如果说“有限”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客观条件,那么,“小学”则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现实选择。这意味着,能够实现减负提质的课堂必须要引导学生从“有限”接近“无限”,必须要引导学生借由“小学”达到“大成”!为此,教师需要在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动机进而促进学生高阶投入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建构大概念:一是“提纲挈领”,即引导学生抓住事物和知识的关键或要害;二是“融会贯通”,即引导学生沟通纵横联系以形成系统化的理解;三是“举一反三”,即引导学生从特殊中把握普遍并将普遍推及特殊;四是“以小见大”,即引导学生从小的事物和知识中去领悟更大的思想、事理和法则。应该说,“提纲挈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以小见大”四个方面不仅蕴含着减负提质课堂的内在要求,而且表征着学生从有限学习到无限可能的实现,此所谓“小学而大成”!
作者:李松林(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授)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教育科学研究”2022-05-05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