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加入QQ群一起奉献爱心
云南网讯(记者 方民 通讯员 黄诚 报道) 闻讯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09级中国近现代史班晏祥辉同学一边在读研,一边还在带动本校和外校学生为他的母校奉献爱心,4年来,帮助过家乡1000余名儿童,记者昨天(6月12日)来到云南师范大学龙泉校区,在一间普通的学生寝室里,见到他果然是一名带有书卷气的朴素学生。他对记者说:“我还有个更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加入我的QQ群或博客,一起给我的母校孩子们做点事情。”
宿舍兼做爱心物品储藏室
晏祥辉告诉记者,宣威市倘塘镇法宏村是他的家乡,地处高寒山区,经济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陈旧。2007年3月,自己还是一名大学生时,就开始向母亲法宏村小学及其他村小(农村小学)奉献爱心,直至现在仍然在坚持。4年间,他曾4次发起并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下乡爱心助教”大型活动。除了捐赠爱心款外,还捐过大量的衣物、书本、文具、体育用品等,通过这种形式已经帮助过1000余名山里儿童。
据介绍,参与捐赠的大部分是云师大不同院系的同学和老师,还有云大附小和明德中学的学生及老师。“在每年六一期间,我会带领近10名志愿者代表来到法宏村小学和其他村小,带去我们的爱心捐赠物品(物资总数未做统计),并在有限的几天时间里,给孩子们上课。”
记者昨天在晏祥辉同学的宿舍里看到,地上整齐地陈列着满满的几大箱衣物,桌子上也规整地摆满了许多书籍和文具,墙角处还摆放了一些篮球、足球等体育用品,抽屉里齐刷刷地铺了1000余元零钱。他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呵呵,这些东西包括零钱都是同学们和一些好心人捐赠的,东西多,屋子小,只有等送出去了才好来整理。”成批捐赠品堆放在宿舍,住在一起的其他3个同学不仅没有意见,而且都表示钦佩和理解。
村小特别地欢迎副科老师
“每次我们一回到母校或其他的村小,孩子们都会向我们投来好奇、崇敬的眼光。”晏祥辉说:“我们到后,只要一有时间,老师和孩子们便会纷纷来叫我们到他们所在班级上课,在短短几天内,我们会尽量照顾到每个班级,在每一个班级上一堂课。那个场面真的让人很感动。我想,孩子们受益是最大的。因为我们带下去的不仅仅是生活、学习用品,更重要的是与他们分享外面精彩的世界,带给他们精神的食粮。”
晏祥辉回忆说:“记得第一次为村小孩子们上课,孩子们胆小、害羞,都不敢回答问题,更不敢到讲台上说话。我就给孩子们讲述自己是怎么一步步走上讲台的,并鼓励孩子们上台说话,后来孩子们果然敞开了心扉,自信大方的走上了讲台,这在学校影响很大。”
晏祥辉还向大学生志愿者传递着信息,他说:“我的家乡村小条件很艰苦,教师待遇也差,男老师都很难找到对象,所以吸引不了科班出生的专业教师,特别缺少像美术、音乐和体育等副科老师,以至于一些学这些专业的志愿者一到这里就非常受大家欢迎。”
读完研回家乡村小当老师
“如果你愿意当志愿者,特别是美术、音乐和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如果你是愿意一同为山里儿童做一些实事的社会人士,可以加‘山那边’QQ群105763473或浏览‘山那边’博客。”晏祥辉说。
晏祥辉回答记者说:“不论是读大学,还是读研,我连续4年利用业余时间为家乡村小组织爱心捐赠活动,不仅没有影响到学业,精神上还十分充实,也丰富了自己的社会实践,只要处理得当读研和开展活动不会有什么问题。”他向记者讲述了所碰到的困难是力量还很微弱,希望爱心活动能够得到更多的社会爱心力量支持。他说,力量微弱表现在多方面,比如在宣传、组织、经费、运输等方面都需要支持,因为是自发性组织公益活动,而且家乡的村小离昆明很远,来回要花1整天时间,车旅费和物资运输费以及宣传等费用往往都是志愿者自掏腰包,有的甚至捐出了几个月的生活费。
“我读完研后,一定会回到故里,回报家乡。”晏祥辉作出的这一选择,让同学和老师都感到惊讶,说他好不容易走出山区还读上了研究生,为什么不留在城市里发展。可晏祥辉心里总是拉不下家乡的山童,他说:“每当我看到家乡的落后现状,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和收到孩子们寄来的一封封感谢信,还有一些小纸条时,我觉得我的事业就在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