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掠影
  

高校毕业生卖烤红薯 欲走向全国、冲向世界


   眼下正是应届大学生求职的关键阶段,而有两名大学毕业生——武汉大学的黄开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李铿锵,在就业中独辟蹊径,开店卖红薯,一时成为网议的热点。

  除了就业起点相同,两人还有诸多相似之处:都启用了比街头烤红薯摊点更为高级的烘烤设备;都获得了较高的收入,其中李铿锵月收入超过1.5万元;都迅速扩大了营业规模,其中李铿锵参与经营的店铺为10家;都展示了继续创业的雄心,李铿锵打算在湖南发展100家连锁店,黄开庆计划3年内招1000名大学毕业生为创业伙伴。

  民间有句俗语:学习不吃苦,不如在家卖红薯。此语意在鞭策学子在求学时吃得辛苦,以图今后能改变命运。如今黄、李二人在学有所成之时卖起了红薯,语境却全然不同。这不是读书无用论的注脚,北大学子陆步轩街头卖肉曾令人揪心;这也不是就业难的极端个例,在北大学子武小锋回到家乡卖糖葫芦时,就业难的咏叹曾触动人们的忧虑。

  从陆步轩到武小锋再到黄开庆、李铿锵,大学从培养精英到出产大众人才已成越发清晰的现实,人们对大学生当环卫工、去擦皮鞋等新闻早已见怪不怪,分工有不同、职业无贵贱也越发成为社会常识。如今黄、李二人卖红薯,出于他们主动而自信的选择,而公众对他们的关注,也意在发掘他们做此选择背后的价值。

  低端行业同样可以做成事业、做成产业。洋快餐将土豆做成薯条、土豆泥来吸引顾客,加上创意的烤红薯同样也能卖出大名堂,可以拥有与众不同的未来。事实也正是这样,这两位大学生所卖的红薯,口感更好,价格更高,也更受消费者欢迎;在经营业态上,他们采用现代企业的布网发展模式,属于创业中中等层次的一种形式,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实际操作上,都要远远优于个体户。由此看出,大学生进入低端行业创业,更有可能带动该行业的创新与升级。

  不干本行学识照样有用场。黄、李二人所学专业都是国际贸易,李铿锵向媒体的表态可以代表二人的志向:烤红薯能走向全国、冲向世界,将来当个烤红薯的CEO也不错。有关专家对此感慨道:如果烤红薯仅是为了混口饭,那是大学教育的悲哀;如果是冲着做成国际品牌,让全世界都来吃中国的烤红薯,那值得做。其实黄、李二人都在以北大学子陈生为样板,陈生辞职进入卖肉行业后,利用其所学的经济学知识,搞肉类的分众销售,企业年营业额已达2亿元。

  看网友的评价,大多数人对黄、李二人的事迹感到钦佩,却又表示自己碍于情面无力效仿二人。而黄、李二人向大学生们发出的共同创业的邀请,目前也是应者寥寥。在二人创业小有成效之时情况尚且如此,他们初始创业时的艰难以及周围人对其的不理解、不认同可想而知,他们逆势成长的精神气质也更显可贵。

  不是每个大学生都可以复制黄、李二人的履历,也不是每个大学生都会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但对照黄、李二人的事迹,大学生们仍可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价值,汲取职场打拼的智慧,全面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完成从“院校人”到“职业人”的精彩蜕变。(辽宁日报;傅淞巍)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1-02-18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