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东北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参加毕业典礼。作为分会场,东北师大现场转播了北京师范大学主会场的毕业典礼盛况。新华社记者张建 摄
6月17日,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派出毕业生代表参加。温家宝总理出席典礼并讲话。典礼结束后,本报记者采访了在现场聆听了总理讲话的6位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代表。
北师大苟晓龙:4年中有着太多“没想到”
[感言] 今天,我又有一个“没想到”。毕业典礼上,温总理讲话一开始就点了我的名。总理说,我国近现代许多杰出人物都是从中小学讲堂成长起来的。这对我们真是莫大的鼓舞。
苟晓龙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院的一名免费师范生。来自陕西省宝鸡市郊区一个普通教师家庭的他,4年免费师范生生涯有着太多的“没想到”——
没想到学校对免费师范生这么重视,专门设立了免费师范生课程体系,实施了免费师范生兼职导师制度,选派优秀教师为免费师范生上课。
没想到2010年第26个教师节期间,他能和其他7名免费师范生,与总理同车前往河北六道河中学。总理询问了他的学习、实习情况等,还勉励他要在中小学教育中贡献力量。
4年里,苟晓龙曾两次深入边远山区支教。他的成长,老师们看在眼里,并对他信任有加,同学也赞他是“最好的班委”。
毕业之际,苟晓龙毅然回绝了一些省城名校的邀请,选择与家乡宝鸡市渭滨区教育局签约,将基层学校作为奋斗的起点。
华东师大旦增伦珠:带着梦想回到藏区任教
[感言] 作为藏族牧民的后代,我得到了总理更多的鼓励和关爱。总理说,回基层,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大有贡献。期待将来有一天,我能用出色的教书育人成绩向总理汇报。
华东师范大学来自西藏的免费师范生旦增伦珠,是个腼腆的藏族小伙。小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内地西藏班,从此离开家乡,开始了10年的异地求学之路。他先后就读于济南西藏中学、山西大学附属中学。上大学时,旦增又幸运地成为华东师大一名免费师范生。
在大学,酷爱数学的旦增选择了数学专业,这个专业之难,在全校所有专业中都能排得上号。为了学好数学,旦增异常刻苦,付出了比别的同学多几倍的努力。4年的大学生活,旦增从一个爱数学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有教育理想的“准教师”。目前,旦增已和西藏教育厅签约,将被分配到藏区中小学校任教。
“在党的关怀下我才得已完成学业。现在,我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带着梦想回到青藏高原,报答党的恩情。”旦增这样写下自己的心愿。
东北师大陈美丽:自信满满走上从教道路
[感言] 与总理握手的那一刻,我在心中暗暗告诉自己:坚持自己的教师之路吧!我要带着4年来造就的自信,走教书育人之路,用爱感染学生,用潜移默化的言行激励学生。
“当老师是我从小的愿望。”东北师大2007级地理科学专业的陈美丽,脸上总带着笑容。
临近毕业,陈美丽与家乡天津市宁河县教育局取得了联系。不久,任凤高中的校长亲自给她打电话,诚恳而期盼地对她说:“陈美丽呀,回来吧。你只要来了这所学校,就不想离开了。”这句话,瞬间打动了陈美丽。
高考那一年,东北师大在天津没有招生名额,她只好选择了非师范专业。意外的是,军训后的一天,院里通知他们可以转为免费师范生。陈美丽高兴坏了,第一个提交了申请。
大学4年,她每年都拿奖学金,还获得了象征毕业生最高荣誉的“东师奖章”。今年4月,作为东北师大“师魂先锋队”的一员。陈美丽和大家一起给温总理写信汇报4年学习成果。总理的肯定和鼓励,更坚定了他们到基层从教的决心。
陕西师大肖虹:艰苦的地方也会有幸福
[感言] 当总理问我们对到基层从教“准备好了吗?”会场上几千名同学异口同声呼喊:“我们准备好了!”这是即将毕业的我们对总理嘱托最有力的回答。
肖虹是一个在人堆里特别打眼的女孩,1.7米的个头、漂亮的脸盘、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见到她的人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
临近毕业时,肖虹的就业形势“一片大好”,连省城西安的学校都向她伸出了橄榄枝。但这个有主见的姑娘却说:“城市不缺优秀教师,少我一个也没关系。”
如果说,最初是因为家庭原因让肖虹选择了免费师范生,那么,在陕西师大的4年中,这个开朗的女孩爱上了教育,爱上了教师职业。
最终,肖虹选择了固城,因为她觉得这个有西汉张骞故乡之称的历史名城,教育太滞后了,是更能实现自己理想的地方。
也有长辈提醒说,到那么艰苦的地方去,热情将很快被磨平。但肖虹说:“找到了能实现理想的岗位,苦的地方一样会有幸福。”
华中师大龙少琼:到农村去发出最亮的光
[感言] 握着总理温暖的手,聆听总理亲切的讲话,我坚信自己的选择。享受了师范生免费培养这个好政策,就要尽力回报社会,不负期望,做一名当之无愧的人民教师。
“能把农村的差学生教成优秀学生,更有价值。”来自重庆市巫溪县的华中师大首届免费师范生龙少琼的话,让人刮目相看。尽管毕业时有更好的选择,龙少琼还是选择了一所乡镇学校——重庆市青木关中学。她说:“我从小吃过苦,不怕苦。”
龙少琼的家乡在大山深处,村里人的教育水平都不高,辍学、外出打工。年幼的她边上学,边照顾奶奶和弟妹,种地、养猪,什么活儿都干。
高考那年,龙少琼从重庆考到湖北。在大学里,她不断感受到了国家和学校对免费师范生的重视和关切。她适合当教师的特质和才华,在去大悟县支教时初次显现。那里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她发现,只要教师讲得有趣,方法对路,农村孩子一样会听得津津有味。
回想起4年来的学习和实践,龙少琼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西南大学贾伟:“深山里的孩子需要我”
[感言]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温总理,我太激动了!忍不住第一个喊出了“总理好”。下基层去!启迪孩子们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2007年,河南商丘考生贾伟以高于重点线50多分的高分,被录取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免费师范生。
在大学里,只要是能争取到的奖,他都拿遍了。2010年3月,作为大学生志愿者,他来到“中国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培养模式实验”研究的试点学校——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冷水镇小学。
和孩子们在一起,激发了贾伟身上的许多潜能。为了让孩子们吃饱饭、穿暖衣、睡好觉,他到处找人、跑项目、拉赞助。为了收集留守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一个多月里,他翻山越岭跑了一百多个孩子家进行家访。
曾经有些内向的孩子们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阳光大男孩,看到他就直扑上来。“深山里的孩子需要我!”一个念头在他心中生根。
2011年春节前,他毫不迟疑选择了跨省就业,签约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局,将要到冷水镇南宾小学任教。(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