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舆情要览:既然农村学校撤并改革是教育机构主导的,所产生的问题财政机构也能够化解,那就需要不同的公共机构配合起来,把改革中的问题尽早解决,更好地推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公平化,免得好端端的改革变成了弊病。
新闻背景:
地处深山腹地的经济欠发达革命老区浙江缙云县大洋镇上唯一的中学,也是一所教学质量不错的中学――大洋学校初中部近日将被撤并,数百学生需去60里以外的乡镇求学,村民情急之下,拦下一辆该县新闻采访车,集体下跪,哭求记者为民请命。
撤并理由,当地教育局说,一是原初中部规模偏小;二是撤并后,大洋学校将有空间为小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三是将利用空余校舍为大洋镇建一所省二级标准的公办幼儿园。但是农民一百个不理解,他们说,一是孩子上学远,安全隐患多;二是担心教育质量;三是家庭经济负担增加;四是不放心孩子住校,读初中的孩子正长身体,离开父母,谁能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负责?五是感情上难以接受,当年建校,村民自愿捐出良田50多亩,拆住房5间、挖祖坟30多穴,就是希望能在家门口让孩子就近入学。(新华网7月22日)
网言网语:
网友:以前我们1-3年级就在村里上,家里都不要操心,4-6年级到隔壁村的中心小学上,也就1.5公里,自己都可以骑单车。初中才到镇里,距离5公里左右吧,现在并校并的幼儿园都要到镇里,家里要专门安排一个人接送。真不知道这是进化还是退化??
网友:教育的性质在于育人的人,以及家和社会。学校并校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教育好学生,还是为了抓学校的质量呢?
网友:到处都在撤并。国家实行九年免费教育,实际上,因学校撤并,多数边远山区的农村孩子并没因此而受益,家庭教育费用支出反而增加好几倍,其中交通费、伙食费、住宿费等支出,令一些家庭难以承受,相当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因此放弃学业。
网友:现在农村的小学校大部分都合并了,那些在镇里的还好,如果是住在偏远农村的孩子,而家庭经济又困难的孩子,他们要读书那困难是可想而知。
媒体论道:
村里没有了学校,就像家里没了孩子
读到一篇题为《万名农村学生进城集中读书》的新闻报道,表扬甘肃庆阳市西峰区探索“小财力”办“大教育”。这个区从2009年开始提出了“学生进城,医生下乡,农民入校”的教育布局思路,撤并大量初中、小学,让学生到城市寄宿就读,稿子里写道:“这一政策已经惠及1.1万名农村学生”,而且进城就读学生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与之遥相呼应的,是最近几天发生在浙江缙云县大洋镇的事。
在当地学校今年的布局调整中,刚落成不久的大洋镇中心学校被纳入撤销对象,村民们很不满意。因为这个镇上,仅初中就有多达四五百适龄学童需要去三四十公里以外的乡镇求学。记者前去采访时,采访车刚开到现场,就被村民拦住,白发苍苍的老人带着一百多名村民下跪,希望大家帮忙,让这里的孩子能在家门口念书。
前去采访的记者拍下了村民下跪的场面。白发老者,为了晚辈能在家门口念书,不顾体弱跪倒一片。照片发到论坛和微博上之后,引来上万转发,呼吁教育部门关注。
随后,缙云县教育局发布了相关情况的说明和撤并原因。从情况说明中得知,大洋镇学校共有初中9个班477名学生,小学12个班653名学生。如此大的学校,为什么要让1100多名学生到几十公里之外去上学,而不是多派教师、修整教室、解决每个班学生过多的问题?
再来看千里之外甘肃庆阳市西峰区教育局撤并学校的理由: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学校布点多,但空置率高,农村孩子大量进城读小学、初中;农村学校教师配备难、培训难;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配置率低,教学效率低。
这样的解释,不禁让人心存疑问: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设立的面向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特岗教师,不都要求到基层一线去吗?国家培养的免费师范生,不也是明确要到基层工作吗?难道农村学校不是基层,只有大规模的、硬件都极好的乡镇中心学校以上的才叫基层?
从一东一西两个乡村学校的遭遇不难看出:不管学生多还是学生少,教育部门认定资源集中就能办好学校。实际情况如此吗?结果又会是什么?农村孩子都集中读书,果真是他们和父母所愿吗?
我6月底随中国计算机学会到山西吕梁教育扶贫,看到许多农村家庭因为农村中小学撤并而被迫举家搬迁,带孩子在乡镇或县城边缘租住,失去土地的农民,大多又没有一技之长,虽然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但仍有相当多的家庭因学致贫。
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我看到过74岁的老人带着孙子孙女,在几千人口的小镇上一个月花60元租破窑洞住,因为20公里以外的他们的村庄里没有了小学。孩子的父母要留在村里耕种几亩薄地,卖玉米和土豆的几千块钱收入,供祖孙三人在镇上每月租房、吃饭。为补贴家用,74岁的老人每天捡拾垃圾。也是在这个县,几个上初中的男孩子,花100元在县城边上,租了一口脏乱不堪、昏暗的破窑洞,因为他们生活的村子附近没有了学校。
中国计算机学会在这一地区的教育扶贫持续了十多年,最初,由遍布全国的会员捐款20多万元,在某县的一个村子建起了一所希望小学。可是,由于学校布局调整,这所小学目前已经成了村里办红白喜事的场所。看到自己捐建的学校落得如此下场,学会的成员们很是失落。村里一位老农的话更让他们伤感:村里没了学校,就像家里没了孩子。
2006年,教育部开始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布局调整。当时出台的相关意见中,明确规定:“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方便和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学校的布局和建设。对于低学龄儿童上学道路偏远、交通不便的,要保留、改建一批小学或教学点。”之后,多次强调要“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
那么,在基层具体落实时,是否做到了“实事求是”?是否真的是以方便和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一刀切的做法是不是值得商榷?
在许多农村地区,撤并学校与大量建寄宿制学校同步,六七岁的孩子被迫离开父母,对他们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据粗略统计,中国有3000万留守儿童,这是他们的父辈为了生计无奈的选择。而因家门口无学可上,让大量农村家庭无奈选择寄宿制,是不是在人为制造另一种反向的、与孩子分离的“留守父母”?( 中国青年报)
警惕“一刀切”撤并造成新的“上学难”
为保证学校撤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先后发出《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校园、校舍等办学条件较好,又具有一定生源的学校,要尽量予以保留”,必须“避免因决策的失误、工作简单化和‘一刀切’造成新的学生上学远问题的发生”。但缙云县撤并大洋学校初中部的做法,明显背道而驰。
总体看来,大洋学校校园环境比较好,教学楼是新建的,美观漂亮,教育质量也不差。这么一所在山区算是非常好的学校,实在没有任何撤并的必要。但为了“推进”并校工作,缙云县“双管齐下”,一方面专门组成工作组“做家长工作”,让家长“签名同意”并校;另一方面,又把大洋中学优秀教师悉数调到县城,让家长和学生们无可选择,不得不“背起行囊”上学堂。这种顾上不顾下的野蛮做法,只是一种僵硬的执行方式。
大洋学校的“被撤并”让人可以想起很多类似的例子来。应该说,对农村牧区义务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调整,极大地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但是,盲目的撤并也使得大量的“教育成本”被转移到农民身上了——农村小学合并后,孩子上学都要走很远的路,三年级以下都要由家长接送,有的地方几十里范围都没有一所小学,孩子们只能到县城上学,学习不好的没毕业就辍学了。
近些年来,上学难、上学贵再次突出,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我想,这并不是因为上学需缴纳的费用高。自2006年中西部地区实施“两免一补”和2007年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后,“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正在变成现实。但是,在此同时,“隐性成本”却增加了不少,比如车费,有些地区的学校没有住宿条件,孩子每天都要坐几十里的车往返于家里和学校,这一周的成本是多少?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增加与撤并有着天然的关系。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势在必行,但“良策”如何真正保证趋利避害,应该是一切变革方案的根本出发点。撤并中小学校最基本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教育,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一个更加有人性、更加有爱的学校,而不是凭空的制造出来诸多的困难。新的“上学难”的出现拷问着管理者的社会管理,也再次给教育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如果不突破“4%”的投入魔咒,仅靠着集中资源,不进行教育增值,那就只是在打教育的小算盘,而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红网 王国信)
乡村教育枯萎,中国教育危机空前
村里没了学校,就像家里没了孩子。这种切肤之痛外人没有,只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不但有,而且刻骨铭心。父母活着的希望就是孩子。孩子的希望就是受教育。可是谁也想不到,如今农村孩子上学面临着巨大危机,让人心生绝望。
稍微有点常识就会知道,当地政府部门是好心办了坏事,原因就是违背了教育规律,脱离了当地实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离开父母的怀抱,除非是万不得已,一般地,家庭教育和学校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孩子在家和学校两点一线的切换中,磨砺摔打,矫正前行,就像禾苗生长在沃土之上,为一生的幸福和快乐奠定基础。
近年来,乡村沉陷,乡村教育更是首当其冲。许许多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普九”中修建的学堂被停办,本村连个幼儿园都没了,孩子上小学竟然需要住宿,这分明就是教育的大倒退。“普九”以前,我记忆里在一些小的村落,开办有复式班,一个老师教几个年级,虽然简陋、辛苦,但也其乐融融。孩子们就在家门口受了教育。按说,后来的教育投入应该加大对这些小学堂的扶植,比如给老师多补助,添加必要的设备,倾斜的结果是吸引老师来工作。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教育过度行政化的恶果就是剥夺了服务对象(其实变成了管理对象)的话语权。在缙云县,明明大洋镇的老百姓不愿意并校,可是上级政府部门就是要拍脑袋合并,还美其名曰扩大规模盘活资源谋福后代。报道说,投入上亿元的缙云中学仙都分校新学期建成使用,这一龙头学校的建成,“盘活了资产”,为全县中小学的教育布局调整腾出了空间。这一个亿值不值,要不了几年,很快就会见分晓。因为失去了孩子的村庄,会使城里的航母学校失去发展的根系,只有日渐枯萎一条绝路可走。
如果说,中国的3000万留守儿童,是他们的父辈为了生计无奈的选择,那么,在农村,撤并学校与大量建寄宿制学校同步,六七岁的孩子被迫离开父母,这样的教育对他们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家门口无学可上,让大量农村家庭无奈选择寄宿制,是不是在人为制造另一种反向的、与孩子分离的“留守父母”?(人民网 朱永杰)
农村学校撤并,如何走出两难境地?
农村学校撤并是农村教育的一项改革,这项改革如今看起来并不平坦。记者根据多方调查发现,无论是扩大学校规模,还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广东在努力达到布局调整初衷的过程中,上学难、废校利用难、学生辍学、城乡教育差距拉大等“副产品”也在不断出现(详见本报昨日A07版)。其实,农村学校撤并中出现的问题并非广东所独有,而是全国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
对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应纠葛于表面或贸然下判断,而要深入剖析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有没有破解之道,要弄清楚究竟是发展导致的问题,还是问题阻碍了发展;或者改革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目前主导此项改革的教育机构和实际上处于改革对象位置的农民观点不一,分歧较大。洛阳市统计局曾经公布了一份《山里的孩子读书难———关于农村学校撤并和清退代课教师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由于学校撤并的宣传不到位,被调查的农民80%对当地学校撤并表示不理解,意见较大,怨言颇多。
大致来说,学校撤并带来三大问题:一是学校废弃,资源浪费,感情上难以接受;二是孩子上学远,安全隐患多;三是家庭教育负担增加。这三大问题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摆在台面上,容易引起农民的共鸣。但是,这项改革除了三大问题,还有三大好处:一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保证城乡教育的起点公平;二是优化中小学布局;三是优化师资力量,保证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坏处也存在,好处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想办法扬长避短,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来看待改革。否则,农村学校撤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尴尬万分。
回头望望撤并改革以前,并不是不存在问题。譬如农村教育质量差,师资薄弱,有的学校一个老师甚至要教所有的课程,这造成了农村少儿教育的先天性贫血。如何化解,还是要想更契合实际的办法。农村学校撤并,是与农村“荒漠化”有很大关系的。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很多务工人员将子女带进了城里,这就造成了农村学校的空壳化,对这些逐渐空壳化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也算符合农村实际情况。可以预计,未来中国的城镇化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快,因此,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调整农村教育资源具有必要性。
那么,现实中产生的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需要公共财政考虑得更周全一些,向优化组合后的农村中小学投入更倾斜一些。比如一是配备校车,每周一次免费接送偏远地区学生(无公路的送到学生离家最近的山路口);二是把废弃学校改造成乡村公共文化场所,有效利用其价值;三是对被整合的偏远地区家庭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这些开支从财政层面来说,并非不可为,但却解决了撤并所导致的困难。
既然农村学校撤并改革是教育机构主导的,所产生的问题财政机构也能够化解,那就需要不同的公共机构配合起来,把改革中的问题尽早解决,更好地推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公平化,免得好端端的改革变成了弊病。 (寇莉敏 南方日报 )
光明日报:农村学校布局要立足需求
2001年,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开始进行大规模调整。经过10年布局调整,全国普通中小学学校数量迅速下降。布局调整撤并了一批条件较差的教学点,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学校规模效益,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例如边远农村上学难、上学成本增加甚至出现辍学;部分原有的教育资源闲置浪费。
农村学校向乡镇集中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实际是一个农村中小学校在哪儿办的技术问题和规划问题。但是采用哪种规划,采用哪种调整策略却是理论价值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之所以要调整,主要是因为农村人口总量和结构发生变化以至于农村学校服务人口不断减少。
为了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实现城市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地方政府在制定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时,大多数执行了“村不办小学,镇不办中学”的调整策略,农村学校被大规模撤并,学校向城镇集中。
规模并不等于效益
然而,学校的合并是否一定能产生规模效益呢?研究发现,撤并学校只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节约了成本,其隐含的社会成本却不断增加,例如学生的交通食宿成本增加、辍学率反弹、部分原有的教育资源闲置浪费、某些校区负担过重、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管理问题、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等等。可见,规模并不一定出效益,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不在于办学规模的大小,任何一种规模类型都会产生优秀的教育和学校。小的也是美好的,小规模学校其实更有利于学生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的贫困儿童的全面发展。
再者,学校向城镇集中是否应该成为农村教育的未来?学校作为知识的象征,对农村人口起着传播文化、传播积极向上的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学校从村庄中撤走消失后,对于本来就薄弱的农村教育文化积淀是一个致命的破坏。农村教育本来就千疮百孔,学校的消失,无异于教育的消失,农村无教育,对农村今后的发展负面作用极大。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较大,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较城市宽松,农村学龄人口的增长和比重仍然要比城市大。大量的农村学龄儿童是否能接受到优质的义务教育,影响着未来农村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社会不能解组,农村教育不能消失,还应该大有作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该考虑到这个重要的大背景,而不应该过急过快地撤并农村学校。
立足实际和长远发展
因此,在城市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大背景下,农村人口和农村学龄人口会呈持续减少的趋势,这就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提出要求。但是由于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城市化的速度仍然滞后于工业化速度,即二三产业所吸纳的劳动力远远低于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速度,户籍制度即便是全部放开,城市要做好向庞大的农村人口提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全部城市公共资源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城市的公共资源无法短时间内负担大量的农村人口的情况下,农村人口仍然要以广袤的农村地区作为学习、生产和生活的地方。而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向城市和县镇集中的速度过快,远远快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县镇迁移(指带户籍和市民待遇的迁移)的速度。农村学校的过快撤并意味着农村人口要承担去城市和县镇接受基础教育的交通、食宿和精神成本。
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防止他们不按照农村实际需要和农村的长远发展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同时还要建立自下至上的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决策和监督机制,根据农村人口的实际需要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光明日报 饶 静 ) (新闻来源:半月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