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宁雕像遭拒”折射新时期少年英雄发现难树立难宣传难,如何破解值得深思
为孩子寻找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少年偶像
8月18日晚,在山西太原东仓巷,备受中国公众关注的赖宁雕像被迁回原址。中新社发 韦亮 摄
山西赖宁雕像迁回原址 受高规格“礼遇”
新闻背景
8月11日,在山西太原东仓巷,小巷里的赖宁雕像因为城市环境整治而被拆除,居民网上发帖寻“赖宁”,该事件由一个简单的雕像放置问题迅速升温,引起公众对“赖宁精神”的广泛讨论。 8月17日,经过太原市政府召集相关单位研究决定,英雄少年赖宁雕像迁回原址。8月18日晚,备受公众关注的赖宁雕像被迁回原址。赖宁是中国许多70后、80后的榜样。1988年3月13日,14岁的赖宁因扑灭突发山火而遇难。
近日的微博,“赖宁塑像遭拒”的新闻成为最大的议论热点之一。一个20世纪80年代少年英雄塑像的放置问题,何以引来千百万网友的追问?最主要的原因是“小英雄”赖宁在70后、80后青年中拥有极高的知晓率,这些人大都读过那篇感人的文章《不灭的火炬》。社会舆论从赖宁的家庭背景、事迹真伪等话题,一路追问至“当代社会是否还需要赖宁精神”。 但值得深思的是,今时今日,还有哪位“小英雄”能像当年的赖宁那样,入选语文课本,其事迹被被孩子们口口相传、津津乐道?赖宁的故事发生20年后,在从小拿着没有“赖宁事迹”课本的“00后”心中,赖宁的位子由哪位“小英雄”来“坐”?一些长期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专家、教师告诉记者,在赖宁塑像遭拒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现在的“少年英雄”发现难、树立难、宣传难的现状,急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破解这一难题。
“少年英雄榜”还在啃“抗战资源”老本
上海某小学的教导主任邢老师工作多年来,从没在人教版(即“全国版”)语文课本里见到过赖宁的身影。倒是小兵张嘎和王二小的事迹在课本里占有一席之地。
“孩子们喜欢小兵张嘎多一些,因为电视里看过,很有趣。”邢老师说,小兵张嘎之所以受欢迎,最根本的原因并非课文写得生动,而是电视剧拍得成功,“电视剧、电影里的嘎子很可爱,缺点、优点都有,上课时可以讨论他的哪些品德值得学习。”
邢老师认为,在提倡“自我保护为先,助人为乐在后”的当下,把赖宁事迹从语文课本中删除本身无可厚非,“但没有了赖宁,是不是可以有更适合当代的、更真实的其他小英雄出现呢?”
就像中国电影、电视面临的问题一样,抗战资源在成为“少年英雄”事迹取之不尽的富矿的同时,也逐渐成为阻碍未来“少年英雄”诞生的瓶颈。
29岁的邢老师尝试搜罗自己心中的“少年英雄”,在她印象中,除了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小英雄”外,新中国成立后的“小英雄”只有草原英雄小姐妹和赖宁,“之后好像再也没有听说过什么少年英雄了。”
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为了保护集体羊群而冻伤的,赖宁又是因为只身灭火而牺牲的,这样的事迹,拿来给现在的孩子们讲,多少有些“过时”。
一名思想品德课老师告诉记者,实际上,在人教版的思想品德课本里,2008年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等部委共同授予称号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林浩事迹位列其中。
“2008年、2009年‘红’了两年,之后孩子们就又没有兴趣了。”有一次,这位老师询问孩子们“抗震救灾中对哪位小朋友印象最深”时,一名四年级小学生答道“可乐男孩”,理由是“他很搞笑”。
这位老师认为,如今媒体在某段时间集中报道某一位英雄少年事迹的情况越来越少,“抗震小英雄评了20个,多了就不容易引起集中关注。但有时集中报道一个人,宣传味儿也会太浓,反而不好。”
“英雄事迹”遭质疑,问题出在“宣传”
关于少年英雄的宣传问题,早在1985年,第一个考察采访赖宁事迹的作家孙云晓就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研究》杂志刊文讨论“树立少年儿童榜样的科学性”。
他在论文中明确提出,“由于榜样教育的科学性不够,影响了宣传教育的效果,有的甚至带来了一些严重的不良后果。”
据《中国少年报》的一份资料介绍,1949年至1985年涌现的少年儿童先进典型中,经中央和省一级表彰的有36人,其中救人、救火、救牲畜、救火车及与坏人斗争的,有33人,占91.7%,5名少数民族的少年儿童榜样,事迹都是与风雪搏斗保护牲畜。
对上述数据,孙云晓当时就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我们树立的这些榜样,事迹虽然十分感人,但就事迹内容而言,是否狭窄了一些?这与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多方面的需求是否适应?我们突出宣传了献身精神,是否偏重了宣传“勇敢”而忽略了宣传“机智”?我们是否过于着重宣传少年儿童榜样的业绩,而对少年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注意不够?
30岁的公司职员小徐这几天受到“微博”上掀起的各种有关赖宁事迹讨论的“点拨”,开始怀疑自己过去深信了近20年的英雄故事。“有人说赖宁爸爸是干部,有人说赖宁其实不是去救火的,全都乱了。”支持小徐偏信“传言”的是她脑海中残存的、对课文的印象,“课本上当时说赖宁牺牲的时候还保持着扑灭大火的姿势,现在想想是有点‘假’。”
比较严重的后果,表现在现代小学生身上,即一部分孩子对“少年英雄”态度淡漠,对“明星组合”热情如火。
少年儿童对偶像的认知停留在“长得帅”
初一学生罗拉(化名)每天上学都戴着耳塞,边走边唱,她最喜欢“东方神起”和“至上励合”两个男子组合。她每天上微博,第一件事儿就是关心偶像当天的活动情况,歌迷会、粉丝QQ群里都有她的朋友。
在她的词典里,压根儿就没有“少年英雄”和“英雄少年”这些词,作为一名“微博达人”,她也不怎么清楚“赖宁塑像”事件。如果你问她,成为她“偶像”的标准是什么,她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要帅”。
团上海市委少年部在2009年4月公布的一份《上海少年儿童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的调研资料显示,大众传媒影响下的少年儿童因其年龄原因存在偶像崇拜的倾向。
文艺和体育明星最受推崇,如周杰伦、S.H.E、TWINS和刘翔、姚明、小罗纳尔多等。孩子们的偶像崇拜有一定盲目性,22.2%的人认为崇拜偶像是因为其“长得帅”,10.6%的人是为了“寻找和同伴共同谈论的话题”。
同时,少年儿童也逐渐地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消费群体。在电视节目中,名侦探柯南、哆啦A梦、奥特曼等国外动画形象深受少年儿童青睐。
一位曾经参与修改小学语文教材的资深教师告诉记者,在大众传媒的深度影响下,树立少年英雄、宣传少年英雄并非易事,“和平年代下,遴选故事感人、又要配得上‘英雄’称号的青少年本身就很难,就算找到这么一个英雄,宣传起来也不容易,孩子们都会上网了解情况,稍有差错就容易被误解。”正是面对这一态势,现在很多地方和学校开始尝试通过海选评出大家身边的各种榜样,让众多平凡又有着诸多闪光点的人物组合成一个群体,来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人,这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上海的报告显示,网络以35.7%的占比成为少年儿童最常用的课外阅读方式,其次为影视31%,书籍17.4%。还有一些地方,尝试运用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将英雄人物动漫化,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漫故事宣传英雄人物的事迹,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这些英雄人物中,当代的最新英雄形象还是很稀少。(新闻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