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掠影
  

学校大门难得洞开 学生“不敢进”


   “这种封闭法也太过了吧,学生被堵在自己学校校门外,不让进?”——近日,一位家长致电本报说,他的孩子在杏林中心小学读书,中午放学到下午上课前的这段时间,学校会把铁门关起来。这就意味着,下午提早到校的孩子,只能在校门外苦苦等候。这位家长担心,学校门口车来来回回的,小孩子又爱乱跑,“要是出事了怎么办?”

    
   “要等门开了才能排队进”

    这位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杏林中心小学在杏林工业区内的杏林北三路上,周围多是一些工业企业。而学校大门口正对一个三岔路口,不时有大型货车、工程车辆经过。

    记者昨日中午到达时,学校的门倒是意外地敞开着,但孩子们却习惯很“自觉”地在校门外等着。记者了解到,学校下午是2点15分上课,而中午1点刚过,校门口附近已经聚集了好些同学,为了消磨时间,几个男孩子就在马路边上玩起了“跑跑抓”。

    一个四年级的女生告诉记者,这所学校没有食堂,也没有寄宿,中午学生大多会回家吃饭。平时中午,学校的铁门会关闭到1点40分过后开门,在那之前只能在门口干等着。好几个学生的说法都是如此,而对于昨日的“大门洞开”,他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的说,可能是铁门坏了,有的说,保安忘记关了吧。但是,即便校门口的人越来越多,也没有一个学生“主动”进校。

    “门开着,你们干吗不进去上课?”记者问。“老师说了不能这么早进校,要等门开了才能排队进。”有孩子抢着回答。

    “可是铁门没关啊?”记者又问。“还没到时间,不能进,老师会生气的。”一个低年级的同学小声说。孩子们好像已经形成了习惯,不管有门没门,学校的这个规定正在被学生很“坚决”地执行。而家长则对这个规定各有说法,有的家长说,一直都是快上课了才送孩子来学校,因此不存在孩子“等门”的问题。有的家长则和致电本报的那位读者意见一致,认为外面交通比较乱,孩子既然到了,没必要硬把他们堵在门口。

    执行多年的“管理惯例”

    大约到了1点47分,学校铁门忽然又“自动”关上了一大半。过了一会儿,一名穿着制服的保安站在校门口,有学生开始排队。大约1点50分,校门“正式”打开了,孩子们开始陆续进入。

    学校午间为什么要关门?杏林中心小学洪校长表示,这是一种“管理惯例”,已经执行很多年了。洪校长说,中午老师不在,校方担心孩子们在学校没人管,“要是学生出了事,责任很难说清楚。”校长说,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告知家长,学生中午不能在学校逗留,也在信中恳请家长中午看好小孩。至于家长担心的校门口交通治安问题,学校的建议是,家长尽量算好时间再送来学校,不要让孩子太早到校。

    “我们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住在附近,孩子中午回趟家的时间绝对够。”洪校长说,对于家长希望学校中午早开门的这种呼吁,此前校方接收到的并不多。他表示,学校会进一步考虑,“如果确实有很多学生家长支持这一做法,我们也会想办法,尽量协调。”

    【记者手记】

    “乖孩子”和无形的门

    本来我是带着家长对“学校中午为什么不让孩子进校”的这个质疑去做的这个采访,但在采访过程中,居然没有一个学生走进“难得”洞开的大门,这个“小插曲”反而吸引了我更多的注意力。

    在采访中,其实好几个孩子都说,他们希望中午能进校园而不是待在门口等上课——爱学习的说,进去就可以坐着看书了;爱玩的则说,操场比马路好。然而因为学校规定中午有“门禁”,老师说过要开门了才能进校,孩子们都抑制了自己的愿望,选择做一个“乖”孩子。

    问题是,孩子的这种“乖”真的是大人期望的效果么?似乎现在大家已经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共识:学校不仅是一个传授“是什么”的地方,更应该是一个让孩子学会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做”的地方。然而实践中是否如此?在这个小学校的门口,孩子们对一个完全不明原因的规定如此恪守,这不仅让人吃惊,甚至有点让人害怕。老实说,我们是不是也要想一想,如何让孩子们学会拆掉心里那些本不该有的“无形的门”?(新闻来源:厦门日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2-02-19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