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以来,贵阳贵安各地结合青少年认知特点与暑期生活场景,采用“云端授课+线下互动”模式:线上通过禁毒视频、公众号推送、在线答疑等形式,突破时空限制普及禁毒知识;线下通过展示毒品仿真模型(含伪装成糖果、果冻、奶茶的新型毒品)、播放警示教育片、开展互动游戏和知识问答等,增强宣传的直观性与趣味性,织就一张全域覆盖、趣味十足的暑期禁毒教育网。
开展禁毒宣讲活动
日前,云岩区毓秀路街道办事处联合贵州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驻云岩区“专地融合”工作组在阳光驿站开展“青春无毒 向阳而生”主题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宣讲活动,辖区20余名青少年及家长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专地融合”工作组民警通过讲解PPT课件、播放禁毒宣传视频、展示毒品仿真模型、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青少年详细介绍了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防范方法。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毒品对个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影响,让青少年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和禁毒工作的重要性。
在禁毒知识互动有奖问答环节,在场人员踊跃抢答,现场氛围欢快活跃。毓秀路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力度,创新宣传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禁毒意识和能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观禁毒教育基地
7月22日至25日,在南明区禁毒反恐办的统筹下,兰花都街道、西湖路街道、云关乡等6个乡(街道)积极联动南明区“专地融合”工作站、南明区阳光甲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学校放假 社区开学”为契机,精心组织学生及家长共同参观禁毒教育基地,接受毒品预防教育宣传,参观人数达300余人。
参观过程中,阳光甲秀禁毒社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和家长详细讲解了禁毒历史以及毒品种类、危害、预防措施等,尤其重点对依托咪酯、右美沙芬等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危害,“跳跳糖”“神仙水”“电子烟”“奶茶粉”等新型毒品作了讲解,并引导学生不要有好奇心,盲目追风、赶时髦,远离人员混杂场所,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保持积极向上、健康无毒的生活观。在互动体验区,学生们积极参与禁毒知识问答、模拟场景体验等活动,如毒驾模拟、VR体验等,进一步加深对毒品危害的认识。
此次组织学生及家长参观禁毒教育基地活动,通过直观、生动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和家长们对毒品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效提升了禁毒意识和防范能力,为构建平安、和谐、无毒的社会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亲子共筑禁毒防线
7月24日,修文县阳明洞街道禁毒办联合社会组织、工会开展暑期“以‘读’防毒 共‘童’成长”亲子阅读活动。
活动中,工作人员首先给大家分享了鸦片战争及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通过社工生动的语言及与小朋友的互动,让大家积极参与到禁毒知识问答中来,使小朋友们更深入地认识到鸦片战争及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及影响。接着,社工通过图文讲解什么是毒品、列举毒品的种类、吸食毒品的危害及如何远离毒品等相关知识。让小朋友们了解到吸食毒品会使人成瘾成癖、失去理智,对自身和家庭及社会造成危害。
仿真毒品模型进社区课堂
7月24日,清镇市青龙山街道联合贵阳市筑城阳光志愿者协会,在明珠社区为20余名青少年开展“暑期安全+禁毒知识讲座”,让孩子们在互动中筑牢防护墙。
授课老师带着仿真毒品模型登场,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志愿者结合图片、真实案例,把药物滥用的危害、暑期安全(防溺水、交通安全等)讲得明明白白,还重点揭秘了新型毒品的“伪装术”——“像糖果、奶茶也有可能是毒品,千万别乱碰!”这场“看、听、演”结合的讲座,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提升了禁毒能力。
接下来,青龙山街道还会推出更多有趣的安全教育活动,守护孩子们的平安假期。
打好禁毒“组合拳”
花溪区孟关乡、燕楼镇、高坡乡等乡(镇、街道)采用“集市宣、校园防、社区帮、阵地育”等形式,全力守护社会安宁与人民福祉。
燕楼镇、青岩镇聚焦青少年群体,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防护网。燕楼镇抓住中心完小家长会契机,由派出所民警向150余名家长开展“无毒家庭·护航成长”专题讲座,重点剖析“奶茶粉”“邮票毒品”等新型毒品种类,强调家长在子女涉毒预防中的“第一监护人”责任;青岩镇暑期组织10余名学生及家长走进禁毒教育基地,通过模拟吸毒体验、观看吸毒人员忏悔视频、参观毒品危害展板等环节,直观展现毒品对身心的摧毁力。
麦坪镇联合派出所,依托特色化禁毒教育阵地,开展精准靶向宣传。通过禁毒宣传单的发放和禁毒知识互动问答双轨推进,打造沉浸式宣教场景。同时,强化互动体验与案例警示结合,内容涵盖新型毒品伪装特征、涉毒法律后果以及典型案例,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禁毒工作的认识与理解,使禁毒观念深入人心,提升了禁毒宣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作者:章婧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全国学习平台展播/贵州学习平台/幸福贵州/2025-07-31(转载时图片有删减)